出色的教案是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而定的,教案是提升教学质量最关键的地方,以下是句子范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篇1
一、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桥”并不陌生,他们见过各种各样的桥,搜集过许多桥的图片,了解桥的形状、结构,发现桥墩都是圆柱体的。为了让幼儿了解圆柱体最适合做桥墩的原理,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在用广告纸做成的各种形状的柱体上摆放不同数量的书本,通过讨论、比较、记录、探索等方法获得相关经验。
二、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让纸站起来,探索并发现纸筒形状不同承受力也不同的秘密。
2、探索各种纸筒的承受力,提高动手、判断和分析能力。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纸做的三棱柱、四棱柱、圆柱若干;书本若干(辅助材料);幼儿入手一张纸、记录表。
2、经验准备:幼儿有折纸、搭积木等相关经验。
四、活动过程。
(一)试一试,探索让纸张站立的方法。
1、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纸可以绘画、可以折飞机等,如果你有这张纸,你想用它来干什么呢?
2、师:老师现在就给你们一个任务,看看能不能让你手中的纸站起来,试一试吧。
3、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引导其用折、卷等各种方法进行尝试。
让软塌塌的纸张站起来,这看似“不可能”的挑战,引发了幼儿的极大兴趣,他们在此环节中跃跃欲试,乐此不疲,为后面的活动积累了经验,做好了铺垫。
(二)想一想,尝试纸张顶书的本领。
1、师:纸除了卷成圆柱纸筒、折成扇子可以站起来,还可以变成什么形状也能站起来呢?
2、师:我的这张纸站起来力气可大啦,能把老师手上的这本书顶起来!
3、师:你们站起来的纸能丁页起一本书吗?试试看。(幼儿探索)
4、小结:薄薄的一张纸,小朋友把它卷一卷、折一折、变一变就能够顶起一本书。
让幼儿探索纸的多种站法,在站起来的纸张上摆放书本,在这样的操作与尝试过程中体验成功,使幼儿的探索兴趣更浓厚,探索方式更多元,探索结果更有效。
(三)比一比,感知圆柱力量的大小。
1、探索一:在三种不同形状的纸筒上摆放书,比比谁的力量大。
(1)探讨在三棱柱纸筒上摆放数量的不同及其原因。
①教师操作,幼儿观察。
教师在三棱柱纸筒上摆放书,请幼儿说说书的什么部位放在纸筒上会比较稳;一边摆一边数数,待放到最后一本时,请幼儿说出三棱柱纸筒上顶起了多少本书。
②幼儿实践,发现秘密。
师:这儿还有许多三棱柱纸简,谁的力气大?小耳月友们去试一试吧。
③讨论:
为什么有的小朋友顶得书多,有的小朋友顶得书少?(引导幼儿发现将书的中心部位放在纸筒上会更加稳定,同时操作时还要注意轻拿轻放。)
本环节既给了幼儿充足的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探讨三棱柱纸筒上摆放书本数量不同的原因,掌握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和注意点,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与大胆质疑能力。
(2)探讨四棱柱纸筒和圆柱纸筒上摆放数量的不同及其原因。
①师:四棱柱纸筒和圆柱纸筒听说三棱柱纸筒力气大,心里可不服气了。到底谁的力气大呢?我们试试就知道了。
②师:小朋友在纸筒上摆放书时一边摆一边数,并把结果记录在纸筒标记的下面,记好后再选另一个形状的纸筒摆放。听清楚了吗?
③幼儿探索在四棱柱纸筒和圆柱纸筒上摆放书,通过比较发现圆柱纸筒顶的书数量最多。
④小结:刚才,我们在同样大小纸张变成的三棱柱纸简、四棱柱纸简和圆柱纸筒上摆放书.通过比较发现,圆柱纸筒上顶起的书数量最多,圆柱纸筒是大力士。
每人一张记录表,提醒幼儿在不同的纸筒上摆放书本时要及时数一数、记一记,做到记录及时、有效、准确,便于幼儿观察、对比、分析,提升幼儿的探究兴趣,不断获得比较科学的结论,促进了活动目标的达成。
2、探索二:在三个圆柱纸筒上摆放书,探索纸筒的不同摆法及承受力大小。
(1)师:这儿有三个圆柱纸筒和许多书,怎样摆放力量大?两个好明友一组去试一试
(2)小结:三个圆柱纸筒在一起,可以顶起更多的书,如果摆法发生变化,顶起的书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
从一张纸到一个纸筒,从一个纸筒到三种不同形状的纸筒,再从一个圆柱纸筒到三个圆柱纸筒,层层递进的操作材料,不断增加的探索难度,促使幼儿之间两两合作,接受挑战,不怕失败,循序渐进,兴趣盎然,对纸的承受力的发现和认知也随之逐步深入。
(四)摆一摆,体验圆柱组合的神奇。
1、一人挑战。
师:一个圆柱纸筒力量大,三个圆柱纸筒力量会更大,现在,我要用这五个圆柱纸筒接受更大的挑战。怎样摆放,才能承受更大的力量?能站小朋友吗?
2、全体挑战。
师:这儿有许多圆柱纸筒,还有一块大大的板,上面可以站一个小朋友吗?让我们一起来见证这个奇迹。
当思维被调动之后,幼儿创造的灵感源源不断,操作活动也从手部动作中解放出来,通过摆一摆、站一站、试一试等动作的变化带动了探索范围的变化,新的科学概念在探索、实践、验证中悄然建构。
(五)看一看,了解圆柱功能的运用。
1、欣赏桥墩图片。
师:科学家发现了圆柱力量大的秘密,造出了很多雄伟的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链接生活经验。
圆柱的作用很大,桥墩的建筑都需要圆柱来帮忙,生活中哪儿还用到圆柱呢?
五、活动反思。
1、巧用素材,发掘价值。
桥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富有特色的一种建筑物,幼儿对“桥墩都是圆柱体”这一现象很感兴趣。本活动建立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巧妙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充分发掘其隐含的教育价值,既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又符合《指南》《纲要》的精神。
2、设置情境,体验快乐。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必须结合幼儿身心发展与学习的特点,让他们在“玩”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体验快乐。我从幼儿生活实际与已有经验出发,将幼儿的兴趣点进行引申与放大,创设了充满趣味、不断深入、富有挑战性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讨论探究、比较分析,了解不同的柱体其承受力也不同的科学道理。
3、自主操作,提升经验。
该活动中通过想一想、试一试、比一比、摆一摆、看一看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有趣有意义的操作、尝试、猜想、比较中逐步学会主动探究问题、总结经验,达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态度的目的,并实现系统性、整合性的课程实施要求,自主获得纸筒形状不同承受力也不同的知识和经验。
幼儿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雨中红色玫瑰, 山茶花2, 菊花5
2.彩色笔,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课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儿观看。
2.教师:你们看到了些什么花?漂亮吗?
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观察: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有什么用?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花的礼物可以用来做什么。
2.教师小结花的用途
(1)做药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
(5)清香空气
(6)可以美容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1.观察花朵头箍
提问:这个头箍是用什么做的?好看吗?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
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然后说给大家听,你想做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四、环保教育
讨论: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
幼儿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吹泡泡游戏的乐趣。
2、感受曲式以及节奏的变化,学习4拍和3拍的节奏。
3、认识新的节奏,学习念法和写法。
活动准备:
挂图、cd、唱名卡、一张白纸(上面画好十六宫格)、图片、钢琴、两块大黑板、地板贴圆、各种节奏型(四分、八分、二分用黑色;新认知的二分附点用红色)、勾线笔
一、吹泡泡游戏(围圆圈坐好)
1、谈话活动,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泡泡
2、吹泡泡—气的运用
3、模仿泡泡造型
二、故事引导
三、欣赏歌曲《吹泡泡》
1、幼儿边听老师边拍节奏,初步感知音乐。
2、感受前奏的旋律高低
(1)出示唱名卡,做唱名音阶练习
(2)钢琴伴唱,拍手做呼应上下行之律动
3、感应曲式及拍号
(1)师:我们一起学唱《吹泡泡》这首歌。(钢琴伴奏,清唱)
a段:拍手唱歌(强拍拍手,弱拍拍大腿)
b段:用手做出大小感应渐强与渐弱。
(2)跟着音乐做律动、感受全曲曲式。
(3)拍号感应
(4)拍肢体节奏感应拍号
4拍:脚肩肩肩
3拍:手__,手__
四、肢体造型
1、各种泡泡图示,让幼儿观察图片
2、请幼儿组合创作造型
五、节奏
1、节奏分析
2、念全曲节奏
3、提出2分附点(红色的二分附点)
4、命名。
(二分附点)这个宝宝有个名字叫tu-u–u,我们跟它打个招呼,tu-u–u你好。tu-u–u你好!
六、结束
幼儿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影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本活动旨在和幼儿一起探索光影变化的奥秘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幼儿在观察、发现、操作、探索等活动中了解科学现象;感受科学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到科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乐;从而形成积极探索、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科学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并让幼儿了解影子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引导幼儿通过一系列观察实验活动,积极有兴趣地探索发现“物体挡住光,就会出现影子”。
3.探索发现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位置变化有关。
【活动准备】
多媒体、台灯、小熊、各种形状纸、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积极有兴趣地探索影子的产生,通过演示发现影子与光和物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只小动物,看看是谁?(小熊)
演示1.(开灯)看墙上有什么?(小熊的影子)。关上灯,还有影子吗?为什么没有?(没有光,就不能有影子)。
演示2. 开灯有光了,我把小熊放在台灯后面,看墙上有小熊的影子吗?为什么没有?怎样让它有?为什么?(只有小熊在前面挡住光,才会有影子)。
小结:没有光就不会有影子;只有光,没有东西挡住光,也不会有影子。影子是怎么来的呢?只有物体挡住光,才会有影子。小熊挡住光就有小熊的影子,小朋友挡住光就有小朋友的影子,老师的手挡住光就有手的影子。
请小朋友站起来,找一找自己的影子,伸伸手,跳一跳。请小朋友说一说,还有什么光能照出影子。(太阳光、月光、烛光、火光等都能照出影子)。
二、改变光的位置,或者改变物体的位置与姿势,观察影子的变化。
(出示小熊)先在背后照,看到影子了吗?我再举得高一点照,影子变了吗?为什么?在离他近一点地方照,看到影子了吗?我在离他远一点的地方照?影子变了吗?为什么?
小结:光的位置变了,影子就变了。
幼儿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实验活动中观察感知鹌鹑蛋在白醋中的变化。
2、尝试用记录表的方式表现实验结果。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有探究的欲望。
活动准备:
1、鹌鹑蛋每人2个,一次性杯子每人2个,旧牙刷每人1把,毛巾每人1块,记录表每人1张,标记每人1个,篮子每人1个。
2、白醋、水、蜡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兴趣。
1、出示鹌鹑蛋t: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它长的什么样子?身上还穿着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有斑点、花衣服)
2、出示白色鹌鹑蛋t:有位魔术师朋友变了一个魔术,帮鹌鹑蛋变了一件新衣服,看,是什么颜色的新衣服?它怎么就会变成白色的呢?(幼儿猜想)
二、做实验。
1、区分水、醋,贴标志。
①t:到底这个朋友变了什么魔术呢,不如我们先拍拍手把它请出来问一问吧!
②t:你们的掌声真热烈,一下子就请来了两个朋友,可是,在这两个朋友中只有一个才是真正的魔术师朋友。看看,这两个朋友住在哪里?长得是什么样的?(透明液体)你们猜猜是什么?(幼儿猜水)
③t:告诉你们,这里面一个是水,一个是醋。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判断一下?(引导幼儿闻一闻,区别水和醋)
④t:水闻上去怎样?(没有味道)那醋呢?(酸酸的)做个酸酸的表情。
我这里也有一个酸酸的表情,我轻轻地把它送给白醋。
⑤贴酸的标志,并互相验证看看是否贴对。
2、猜一猜。
①反馈幼儿判断情况。
t:你用了什么方法来判断的?
t:我们刚才把鹌鹑蛋区分出来了,到底谁才是鹌鹑蛋真正的魔术师朋友?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是同时将2个鹌鹑蛋放进醋和水的杯子中),到底鹌鹑蛋放在水里会变白还是放在白醋里会变白呢?(幼儿猜)
②介绍统计表t:如果你觉得鹌鹑蛋放在水中会变白吗?如果你觉得能就在问号下面的格子里打勾,反之就打叉。
③幼儿猜想记录。
t:现在请你轻轻地把统计表和小蜡笔从你的小椅子下面请出来。
3、做实验,观察鹌鹑蛋在水里和白醋中的现象。
t: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现在,我们要用小手亲子来做一做这个小实验。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2个鹌鹑蛋,请你轻轻地将它分别放入水里和白醋里,从杯子口仔细的观察它们,你发现了什么?
t小结:我们发现在水里的鹌鹑蛋没有任何变化,而在白醋里的鹌鹑蛋身上会有许多小气泡。
4、洗鹌鹑蛋t:下面我们请来了牙刷帮帮忙。
①t:请你先轻轻地用手拿出住在水里的鹌鹑蛋,请你轻轻地刷一刷,发生了什么变化?(刷完后放回水里,用毛巾擦擦手上的水)
②t:再请你轻轻地用手拿出住在白醋里的鹌鹑蛋,请你轻轻地刷一刷,你都发现了什么秘密?(刷完后放回白醋里,用毛巾擦擦手上的醋)
③做记录要求:刚才你用牙刷刷过后,发现水里的鹌鹑蛋怎么样?(没有变化就打叉)放在白醋里的鹌鹑蛋怎么样?(变白了,就打勾)
④将幼儿的记录表放在黑板上,反馈幼儿的记录情况。
5、小结:
鹌鹑蛋为什么放在白醋里会变白,而放在水里没有变化呢?因为白醋是酸的,酸的东西很厉害,它有腐蚀性,能咬像蛋壳一样的东西,所以鹌鹑蛋才会变白。我们的身体里也有和蛋壳一样的东西——牙齿,我们的牙齿也是怕酸的,我们吃的很多东西在牙齿缝里塞的时间长了就会变成酸的东西,就会损坏我们的牙齿,所以我们要做到每天早晚刷牙来保护我们的牙齿。谁是每天刷牙的,举手让老师看看!
三、和幼儿一起念刷牙儿歌,教育孩子保护牙齿。
小牙刷,手中拿,早起晚睡先刷牙,小牙刷,沙沙沙,从上往下轻轻刷,从下往上仔细刷,爸爸妈妈夸奖我,是个讲卫生的好娃娃。
活动延伸:
大家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变软的蛋)这是鹌鹑蛋放在白醋里好几天的样子,变成什么样子了?(软软的,像没有蛋壳了)哇!酸的东西真的好厉害呀,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牙齿。现在请你端起白醋,我们回到教室里再仔细地观察,看长时间在白醋里到底能不能变成这样,好吗?
幼儿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感知花生的特征并学习简单的记录方法。
2、探索剥花生的方法,了解工具用处大。
3、尝试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花生、记录卡、盘子、剥花生的工具等。
三、活动过程
1、感知花生的特征
师: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收获了很多果实,今天,他们有份果实要送给大班的小朋友,你们觉得可能是什么礼物?瞧,这是礼物的影子,你们有新的想法了吗?说说你的理由。究竟是不是呢?请你们打开看看。请每位小朋友从盘子里拿一颗花生和她做朋友,一起玩一玩。教师启发性提问:
(1)你们手里的花生是什么颜色的?(黄色)
(2)我们用手捏一捏,看看有什么感觉?(硬硬的)
(3)我们来摇一摇,听听有没有什么声音?怎么会有声音呢?(哦,原来是花生宝宝住在里面)
2、用手剥花生,并记录每个花生的房间和花生米的数量。
(1)师:有的花生有一个房间,有的有2、3、4个房间(有谁手里的花生和我一样?)
(2)那你们想知道花生宝宝住的房间是什么样的吗?
(3)请小朋友想办法剥开看一看,并且把每个花生里住着几个花生宝宝记录在记录卡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记录卡应该怎样记录呢?
(4) 教师巡回指导:与个别幼儿交流剥花生的方法,指导幼儿记录
(5)将完成的记录卡贴在黑板上,
提问:你们有没发现什么秘密?(花生房间的数量和里面花生宝宝的数量相等)
有没有有的花生一个房间里有两个宝宝,有的房间里是空的?呆会有机会的时候你们再去找一找。
(6)集体交流剥花生的方法
提问:老师想问问你们刚刚是用什么方法把硬硬的花生剥开的?(用手剥,用嘴咬,在桌上敲)
剥花生时遇到什么困难?
3、用工具剥花生
(1)尝试用工具剥花生
师:刚刚我发现小朋友们很费劲才剥开一个花生,有什么好方法能很快把花生剥开?(幼儿相互讨论剥花生的好方法)
老师今天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特别的工具,瞧,这是什么?呆会你们可以用工具试试剥花生,看看能不能帮到你们。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用的什么工具,你是怎样完成的?
(教师总结各种工具的用法)
你们觉得用工具剥花生好,还是手剥好?
(2)使用工具和用手剥花生进行比赛,体验使用工具又快又省劲。
师:用工具剥是不是比用手剥的更快,下面我们进行比赛,两组用手剥,两组用工具剥,老师给你们相同数量的花生,看看用工具剥花生的小组是不是比用手剥的快。剥花生的时候,同一组的小朋友可以相互合作。
总结:原来使用工具剥花生的确更方便!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可以用做工具帮助我们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务,我们小朋友一定要多动脑筋去发现哦!
幼儿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篇7
设计意图:
本活动选自《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班上册“红黄蓝绿”主题,是“颜色对对碰”的一个生成活动。在开展区角活动“我爱颜色宝宝”时,有的幼儿喜欢挑圆瓶的水玩,有的爱挑方形的水玩,还有的幼儿想尝试各种水的玩法,为了满足幼儿对水的好奇心,让他们了解更多对水的知识,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我选择了本次科学活动《水的秘密》。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玩水的活动中充分感受水是流动的、无固定形状的特性。
活动目标:
1、感知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特性;
2、在玩水中初步体验水是流动、无固定形状的。
活动准备:
1、师幼人手一杯水和一杯牛奶,两个小番茄,一双筷子,ppt。
2、投放盛着水的大脸盆四个,毛巾若干条,各种形状的容器。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孩子们我们一起去玩玩水,找找水的秘密吧!
二、动用多种感官感知水无色、无味、透明的特性。
1、感知水是无色的:看看牛奶是什么颜色?水是什么颜色?
2、感知水是无味的:幼儿品尝水和牛奶,说说水是什么味道,牛奶又是什么味道的?。
3、感知水是透明的:哪个杯子能看见小番茄?
(放两个小番茄到两个杯子里,让幼儿观察)
4、小结:原来水是透明的、无色、无味的。
三、玩一玩水:感受水是流动的。
1、让幼儿尝试用手抓水。
2、讨论:用我们的手能把水抓住吗?为什么?
3、小结:原来水会流动,水从我们的指缝流走了。自来水会流动,我们用水后要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
四、装一装水:探讨水的形状。
1、投放各种形状的容器,幼儿盛水,观察水的形状。
2、引导幼儿讨论:
(1)你的水装到什么形状杯子里?水又是什么形状?
(2)讨论:水到底是什么形状的?
结论:水装到圆杯子里变圆了,装到正方形杯子里像正方形,装到长方形杯子里像长方形,装到椭圆形杯子里而像椭圆形。
3、出示ppt,欣赏大自然中水的形状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关于水的照片,看看水到底是什么形状的。
4、小结:水的形状变来变去的,我们用来装水的容器是什么形状,水就变成什么形状,原来水是无固定形状的。
五、结束部分
小结:今天玩的开心吗?我们不但玩了水,还知道了很多水的秘密,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会流动,而且没有固定的形状。
六、活动延伸:
在区域里投放材料,带孩子继续探索水的秘密,如在水里加一块糖,会发生什么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