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1~5的认识教案5篇

2023-09-25互联网 实用范文 手机版

教案在撰写的时候,老师肯定要考虑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写教案,教师从而明确新一学期的教学目标,句子范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1~5的认识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1~5的认识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梯形,知道梯形的基本特征。

2、能在各种图形中找到梯形。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重点:

认识梯形,知道梯形的基本特征。

难点:

能在各种图像中找到梯形。

活动准备:

课件,梯形若干,各种几何图形若干,画有各种图形的“小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图片导入(出示ppt)

(1)师: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住着一只小兔子,小兔子有一座漂亮的房子,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这座房子是怎么样的。

(2)师:房子是由很多几何图形组成的,请小朋友们说一说都有什么图形组成的。(梯形的屋顶、长方形的身子、圆形的窗户、长方形的大门、正方形的小门)

2、辨别长方形和梯形

师:请小朋友们把凳子底下的小盒子放到腿上。我说什么图形你就拿出什么图形,看谁拿的又快又准确。(长方形、梯形)

二、基本部分

1、认识梯形

(1)师:好,现在请你把梯形拿在手上,把其他图形放到盒子了,藏到凳子下面。

(2)师:老师也拿出一个梯形,现在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这个梯形是怎么样的。

(3)请小朋友们说一说,梯形和长方形比一比是怎么样的。(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长方形上下两条边是平平的,左右两条边也是平平的。梯形和长方形一样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梯形上下两边是平平的但是不一样长,左右两条边是斜斜的)

(4)请小朋友将手中的梯形藏到凳子下面的盒子里。

2、从各种图形中辨别梯形(出示ppt)

(1)师:小兔子呀可爱护自己的房子了,他呀在自己的房子周围种了一盆漂亮的花。还在草坪上立了一个爱护环境的牌子,优美的环境还吸引来了一只漂亮的蝴蝶,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房子的周围还有没有梯形了。(花盆、牌子、蝴蝶的翅膀、屋顶)

(2)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检验找的正不正确。画面中一共有几个梯形(一共有5个梯形)

3、梯形变变

(1)师:现在有几个梯形,(有两个梯形)现在老师要给梯形变变魔术了,请你看仔细了(教师ppt中的梯形拉伸、压缩、旋转,让小朋友说一说还是不是梯形——是梯形)。它有四条边,四个角,两条边平平的,两条边斜斜的,所以还是梯形。

(2)师:现在请将凳子底下的梯形拿在手上,你给梯形也变变魔术。(教师和幼儿一起将梯形360度旋转,梯形还是梯形)

(3)教师总结:不管梯形变大还是变小,正着放还是反着放,旋转多少圈,梯形还是梯形。

4、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1)师:小兔子可喜欢几何图形了,他呀想在自己的家门口修一条几何图形的小路,我们来一起看一看他的设计图稿。图稿中都有什么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

(2)师:小兔子说了,今天咱们只铺梯形的砖,你们愿意来帮助他吗?

(3)师:请你将凳子底下的小盒子拿出来,你的盒子里也有各种各样的图形,可是今天小兔子交给咱们的任务是什么?——铺梯形。现在开始行动吧!

三、结束部分

1、检查任务

(1)师:请三位小朋友上来检查一下咱们的任务完成的正不正确,有没有铺错的或是漏掉的。

(2)老师指着每一个梯形和幼儿一起说一遍梯形。

2、去郊游

师:小路已经铺好了,你们想不想上去走一走呢?

师:咱们走的时候每一脚都要踩到梯形上面,踩着梯形去郊游。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之前孩子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半圆形等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为本次活动的教学作好了一定的知识准备。新课程标准指出:这一段的教学,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形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等活动,发展孩子空间观念,使孩子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由于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理解的一种,尤其是梯形的概念,比较的抽象,因此设计各种有效的操作活动,让幼儿反复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征,从而实现将教育游戏化、生活化的原则。

我将这个活动的目标制定为:

1、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能不受梯形摆放位置的影响,在各种图形中正确找出梯形。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设计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人手一份梯形教具,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观察和讨论,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通过以幼儿冯韵为例,不断变换位置还是不是冯韵来引导幼儿感知梯形无论如何变化位置都还是梯形来训练幼儿的空间思维.最后通过操作游戏找一找梯形,找到后给梯形涂上漂亮的颜色;拿涂好颜色的梯形给通往小兔子家的路上铺梯形;最后再走一走铺上梯形的小路等多种方式来巩固对梯形的认识。

不足的地方,那副大的挂图中的"房子"应该把比例再放大一些加强教学的直观效果。教师的语态可以再温和亲切一些,再放开一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设计一些能够发挥幼儿参与性、操作性较高的课程,将观念性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加强教育教学的质量。

1~5的认识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知道钟面有12大格,60小格,了解时、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正确读写钟面上的任何时刻。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4、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会读写几时几分。

2、知道1时=60分。

三、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钟表。

四、教学过程

1、生活质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大家看屏幕,谁能说说我们班的同学在做什么呢?

生:这是早上我们在站队准备进教室。

师:对,你能说说我们在早上什么时刻到校吗?

生:早上7时30分。

师:这幅图上我们在干什么?是什么时间呢?

生:这是我们上课的时间上午8时。

师:你能用两种方法表示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能。

师指名板演(7时30分 7:30 8时 8:00)

师:整时和半时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大家看这幅图,你能说出现在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10时45分,同学们正在做眼操。

师:你对有关时间的知识了解得真多,老师相信你也一定是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看来除了整时和半时,生活中还有许多时刻也需要我们来认识,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

板书:认识时间——几时几分。

2、认识钟面。

师:你们想快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想。

师:好。那我们首先要了解钟面上都有什么,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然后再和同桌说一说,看谁说得最有顺序,有条理。

生:时针和分针,12个数,大格,小格)

生: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动态演示: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板书:12个大格

师:每两个大格中间有多少个小格呢?

生:(5小格)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从12到1中间有5个小格,从12到2中间一共有几个小格?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12到3呢?12到每一个数中间各有多少个小格,你能算一算吗?把它填在书p81上。

集体订正。一共是多少个小格?板书:60个小格

师:分针每走一个小格就是1分,你们看他从12走到1,是几分?从12走到2呢?

对口令的游戏:分针指1,是分

分针指2,是分

分针指3,是分

分针指4,是分

分针指5,是分

分针指6,是分

分针指7,是分

分针指8,是分

分针指9,是分

分针指10,是分

分针指11,是分

分针指12,是分

师: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分针走了几个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几分;那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就是60分。

3、 读写钟面时刻。

师:我们知道了分针指几相对应的分钟数,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xxx同学的作息时间。

黑板贴出三个钟面图:

早上出门 午休时间 下午大课间结束的时间

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表示,说出自己的方法。

7时5分 11时35分 2时20分

7:05 11:35 2:20

师:注意5分不足10分时,要在5前面写0占位。

师小结:要读出一个时间,必须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先看时针刚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大格,就是几个5分,这时钟面上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这是下午大课间结束的时间(2:55)你知道这是几时几分吗?

我们在看时间的时侯,不但要看清楚时针和分针,还要注意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联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时和分的关系。

4、 时分关系

师:老师拨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快速地记下钟面上的时刻。

出示钟面(12时),学生自己写时间;

分针、时针同时开始转动,当停下来时(12时30分),学生自己写时间;

再次转动分针和时针,停下来时(1时),学生再写时间。

出示(12时和1时两钟面)

师:比较一下,时针和分针各是怎样变化的?

生:时针从12开始转动,转到了1,走了一大格,是一个小时。

分针从12开始转动,又回到了12,转了一圈,是60分。

师:时针和分针同时开始转动,同时停下,你们发现什么了吗?

生:1时=60分

5、拓展练习

(1)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老师的时间安排吗?那老师就给你们看看我的作息时间表,你能说说老师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吗?(学生说)

你能把这些时刻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吗?

集体订正。这是我每天的时间安排,希望同学们在学过认识时间一课后,也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师:其实,在我们的教室里就有一句话,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这句话在哪里,谁找到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拓展延伸:

师:请同学们在你的钟表上拨出8时5分,那么如果再过3分钟你会拨吗?你能读出这个时刻吗?

生:再继续拨到8:08,学生读时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吗?

生:奥运会开幕式。

师:对了,就是在2008年的8月8日,晚上8时8分,第29届奥运会就要在北京召开了,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加油,为北京加油!

6、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

1~5的认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

教、学具准备

教 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设计

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野生动物园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通过教师参与,渗透分类观察的方法。]

2.学生汇报。

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通过小组交流、认读数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等活动,逐步抽象出数。]

反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本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通过亲自摆一摆,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来的。]

2.整体感知。

a.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

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

[点子图则让学生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横向联系。]

b.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然后同桌间互问互答。

c.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来告诉你周围的小伙伴。

[通过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a.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并适时指导,注意表述的广泛性。

b.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

c.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2.猜数游戏。

提问:

a.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

b.这个数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几?

c.这个数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还有可能是其它数字吗?为什么?

[利用这个游戏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数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学生心中的美丽世界。

师: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此活动是为了初步建立数与图之间的联系,并且让学生体验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小组活动,老师到学生中间参与活动。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先互相说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

[汇报学习成果式的总结,是创造性教学的最终基本环节。]

教学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把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2.优化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可以体验的数学事实。

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深入地理解1~5各数的基数含义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需要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教学,就能卓有成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这些抽象的概念。同时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创新意识、探索能力和情感得到了和谐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再用学的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的学习就能得到情感体验。

专家评析

本教案设计最大的特点在于让学生进行充分地合作学习。从出示主题图开始,就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观察。在接下来的反馈实践与感知数的顺序两个环节中又通过同桌互考的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在后面的开放性活动中,小给合作方式使学生在用数进行交流和创新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很好地体现了教师作为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作用。从全篇教案来看,设计者在教学手段方面形式多样:创设情境、实物演示、动手操作、数学游戏,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主动探究,积极建构。

1~5的认识教案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92页,练习十六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认识整时。

2.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认识钟面,学会认识整时。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时间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钟面、小钟面、钟面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刘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看看吗?(出示课件)能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吗?(钟表)小雪人告诉我们答对了。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学生自由回答)嗯,钟表的作用这么大,想不想和它成为好朋友呀?那咱们先看看它长什么样吧!(出示课题)

?评析:抓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认识钟面

1.认识钟面。

a.在你们的桌上有一个漂亮的钟面,拿起来仔细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小伙伴听听。(学生玩学具,教师指导。)

b.你们观察的真仔细,现在请小朋友们放下手中的小钟面,来看看我的超级大钟面。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钟面)

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还有12个数,我们数一数。

数字的旁边还有什么?再来数一数有多少格?

(课件中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分别闪动。)

( 教师小结)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它们组成了一个漂亮的钟面。

?评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说钟面这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解决第一个知识点。〕

三、认识整时

1.认识。

(放铃声)听,谁家的钟表响了?(演示晶晶家)原来是晶晶的钟表响了。还不起床快告诉她现在几时了?(出示放大的钟表)你是怎么知道是7时的?

长长的分针指着几?

短短的时针指着几?

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7就7时。(学生跟着说,教师演示课件)

2.巩固。

a.抢答: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是几时?指着4呢?

b.真不错,欢迎小朋友们到智慧屋来做客,看看谁最聪明,能发现这些钟面时刻相同的地方。(出示8时、6时、1时)

(教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像这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我们把这样的时刻叫做整时。

c.能很快说出钟面上的整时吗?这么自信,那好咱们来比一比看谁说的又对又快!(出示3时、4时、11时、12时)

d.现在二人一组拨钟练习。

?评析:教师注重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自己去探究。注重提供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如:互相说整时环节的设计。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转变了角色,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投入到情境中去,在兴趣的激发下,在情境中观察、思考、口说、眼看、脑想。〕

3.认识电子钟。

现在你们和有着分针、时针的钟表成为好朋友了吗?其实还有一种表,长得很奇怪,要不要看看?(课件演示早晨,晶晶的房间)看到了吗?这是什么表?电子表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在课件上演示7:00)

小结:小圆点后面是两个零,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7时和7:00是一个时刻的两种写法,它们是一对好朋友。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教师和学生唱“找朋友”。头饰上时间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可千万不要找错呀。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握手做个好朋友吧。问:“1:00,你的好朋友呢?”教师戴上1:00的头饰,原来在这儿呢!)

?评析:对于电子表的学习,教师采用了一个有趣的活动,既巩固了新知,又放松了学生的身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四、练习

1.小明的一天。

(出示几组画面学生说几时)希望小朋友们也像小明一样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回家后制定一个作息计划贴在床头,坚持去做。希望你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好好学习,好吗?

2.动脑筋。(过一小时是几时)

我看小朋友们精神百倍,那咱们再来一个智力大比拼好吗?

?评析:教师设计的练习部分:“小明的一天”、“智慧屋”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乐中巩固知识。课件中所出现上午一些生活情境,学生是有经验的。这对他们了解时间观念、更好的认识整时有很大帮助。〕

五、总结

歌表演《时间像小马车》时间真的像小马车一样飞快的向前跑着,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让我们都做时间的小主人,好吗?

?评析:在数学课堂中,适时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渗透“惜时”观念。〕

总评:

这节课的教学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学得饶有兴趣,学得积极主动。

1.学生在完整的故事情境中学习。

“认识钟表”一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抓住他们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是设计教学的前提。教师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采用情境教学法,用统一的一个动画形象和一个完整的故事将教学的几个环节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故事情境中学习。

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设计时,教师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课件创设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早晨起床、中午吃饭、晚上睡觉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新知。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系统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经验”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同时,正是通过“经验”,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活动的过程。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过程,课件中所出现上午一些生活情境,学生是有经验的。这对他们了解时间观念、更好的认识整时有很大帮助。教师的设计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3.设计环节,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

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同时,学生通过合作促进主体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意识。在教学中的说钟面、说整时、课后的游戏练习都是教师有意设计的合作学习的环节。

1~5的认识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页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苯岷仙活实际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会长方形和正方形拼组简单的图形。

2痹谌鲜锻夹蔚墓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备惺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生准备算式卡片、手巾、信封、生字卡片、日历、钉子板、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教学单元主题图

出示第33页的单元主题图。

教师:这是在第二单元学习时我们看到的一幅图,那时小朋友们在图中找到了很多有关方向和位置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再来看这幅图,从图中你能看到一些图形吗?

引导学生说出图中人行道的地砖是正方形的,人行横道是长方形的,吊牌也是长方形的,岗亭的顶上是圆形的,还有玻璃窗也是长方形的。

教师:这些图形在我们生活中都得非常普遍。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一些图形了,这节课我们就在你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图形的基础上,继续来认识图形。

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1

黑板上贴出例1的图形。

教师:这些东西小朋友见过吧,对了,这是同学们经常到的算式卡片、手巾、信封、生字卡片、日历,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分类,你能把这些东西分成两类吗?

学生可能有多种分法。比如按大小分、按颜色分、按形状分等。分完后让学生在

上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类的,并把分的结果展示看。

教师:小朋友们有很多种分法,有的按大小分,有的按颜色分,有的按形状分。老师唯独对按形状分的这种分法感兴趣,像这样按形状分的小朋友举手看一看,能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吗?

预设一:学生可能说出这边分出来的是长方形,这边分出来的是正方形。这时教师追问“你怎么知道它是长方形,它是正方形呢?”使学生说出这面的图形要长一些,这面的图形要方一些的感觉。

预设二:学生可能说这样分的依据是这边的图形要方一些,这面的图形没有这样方。

教师:小朋友们说出了自己分类的想法是这些图形要方一些,什么叫方呢?小朋友们这面的方巾或生字卡片对折一下,可以上下对折,也可以斜角对折,看从中你能发现些什么?

学生操作后说自己的发现,四边都是一样长的。

教师:算式卡片斜角对折,它们的边是一样长的吗?

教师:对了,方方的图形四边都是一样长的,像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正方形;这边的图形也有四条边,但它的边不是一样长的,所以这种图形不是正方形,这种图形是什么图形呢?对了,同学们叫它长方形。

教师边讲边把正方形类的和长方形类的分别椭圆圈起来(如图)。

教师:小朋友们看看这两个正方形,有的大,有的小,为什么它们都叫正方形呢?

让学生回答出这两个图形都是方方的,它的每条边都一样长。

教师:还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边都是直直的,还有四个尖尖,教师给学生纠正说这尖尖的是角,正方形的面是平平的。

教师:看看这些长方形的东西呢?它们哪些地方和正方形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呢?

引导学生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直直的边,都有四个角,都有平平的面;不同的是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给人正正方方的感觉;而长方形有的边不一样长。

教师:如果我们把这些图形的花外衣去掉,小朋友还能认出它们吗?

把以上的物体的颜色去掉,只留下图形让学生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把上面没有颜色的图形移一个下来,在下面标上长方形的字样;再移一个正方形下来,在下面标上正方形的字样。

教师:我们在上学期学过哪些物体?哪些物体和我们今天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

引导学生说出上学期学过的物体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估计学生要说长方体和正方体与今天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

教师:既然有关,就把它们请到桌面上来吧。学生拿出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师:看看这些物体,它和我们今天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讨论后发言。学生可能说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这时教师拿出一个两边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问学生“这个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吗?”让学生自己把自己的话纠正为“长方体有的面是长方形。”

教师:既然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你能正方体来画正方形吗?画一个试一试。抽一个学生先到黑板上来做示范,把正方体“印”在黑板上画正方形;然后学生独立在本子上正方体的学具画正方形。

教师:小朋友可以正方形的学具画正方形,你还能长方体的学具画长方形吗?试一试。

学生画长方形后,抽几个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出示下图。

教师:这时应该圈哪个图形呢?为什么要圈这个图形?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你能说一说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

学生回答,回答时强调是物体的面。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转好后要求学生看一看自己围的正方形的每条边是不是一样长,并指一指围成图形的4个角。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六第2题、第4题和第6题。其中第4,6题都只要求学生完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练习就行了。

(3)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的第1小题。

(4)指导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拼图,看能拼出哪些有趣的图形。

四、课堂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怎样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