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筹办好教案,可以更好地依照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必要调整,教案的制定是能够让教师们在上课的时候有好的发挥的,下面是句子范小编为您分享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详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详案1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把握文意,了解12岁周恩来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思。
2、读正确词语,理解“崛起、帝国主义、灯红酒绿、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
3、积累课文中的四字成语。
4、在说文意的过程中感受少年周恩来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学会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尝试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
梳理“周恩来在租界看到的事情”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周恩来的生平事迹
一、提出学习目标
1、交流有周总理的生平事迹
2、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找出、画出生字词。
3、尝试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词语
4、交流在课文中积累的四字成语。
5、概括“周恩来在租界看到的事情”
6、感受少年周恩来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二、展示学习成果(20-30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正确读写“崛起、帝国主义、灯红酒绿、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
2、同桌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3、指名分段向全班展示朗读。其他同学做评委,听后评议。教师相机小结: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
4、交流朗读在课文中积累到的四字词语并用各自的方式谈理解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
1、说说在阅读中自己感受到少年周恩来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2、概括“周恩来在租界看到的事情”,并说说件事给你的感受最深刻
3、朗读展示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
1、通过读课文,你感觉最深的是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注意激励学生。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读书的目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详案2
知识与能力
1、重点认识一些字词、
2、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2、了解伟人的成长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什么?
2、交流搜集周总理的资料。
3、同学们,你们来学校学习是为了什么?(指名说)
4、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读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生词。运用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字词。
(2)遇到不懂的地方在书上标出来。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3、出示小黑板,认读生字词,指导书写。
三、读通全文,全班交流。
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2、周恩来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学生提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四、有感情地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课堂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听写词语。
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
二、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1、你从这部分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指导朗读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3、分角色朗读这部分,注意要有感情地朗读。
4、从本段可以看出,少年周恩来是个怎样的人?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自己一边读,一边想: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2、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体会“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
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自读读文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
3、学生想一想当时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沉思什么呢?写一写当时他沉思什么?
4、全班交流写的内容。
5、你从本段学到了什么?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
五、课外延伸。
1、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
2、了解周恩来或别人成长的故事。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板书: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疑惑
目睹 中华不振 振兴中华
立志
教学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5课,我教学本课,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以读说感悟为主,让学生明白周恩来立志读书的原因,感受周恩来博大的胸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播种下爱国的情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详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学生能抓重点词句、发挥想象,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展开想象、对比句子、情感渲染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阅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难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整体感知
1.激情导入
2.齐读课题
3.通读全文,思考:周恩来为什么立下这样的誓言?
4.总结板书:中华不振
二、精读课文
(一)小组合作学习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里感受到中华不振的?
2.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3.在学习小组里面交流
(二)研读课文
1.探究学习1-8段(学生找到哪里,老师相机处理)
a、品读词句,初步感受中华不振。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通过哭诉着、得意扬扬的对比描写体会中华不振。
●从洋人欺侮中国人后趾高气扬的神情中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从当时妇女的穿着“衣衫褴褛”体会中国当时的落后、人民生活的困难,体会中华不振。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通过“不但不…反而…”这组词语体会中国巡警仗势欺人、欺压百姓,对中国人的生命漠不关心,感受中华不振。
●体会这是在中国的地盘上,国人当时根本得不到最起码的公道,没有地方说理、没有地方申诉,感受中华不振。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从“紧握着”这个词语体会国人敢怒不敢言。只能把愤怒压抑在心中,想象他们当时是什么心情呢?
●从“只能”、“谁又敢怎么样呢?”看出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都没有能力去反抗,也不敢反抗,体会国人的无奈和懦弱,以便感受中华不振。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都不敢怎么样,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通过对比句子体会反问句的语气更为强烈,进一步体会国人的无奈和懦弱进一步感受中华不振。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借。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数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这段话主要让孩子体会“闯进”,在中国人自己的地盘还要闯进来,说明这也是中华不振,这段话略处理。
(老师相机处理回勾1—6段)
导语:其实当周恩来刚到这里的时候伯父就告诉他没处说理去呀,同学们现在你们能体会到伯父当时的心情了吗?进入角色体会着读读当时他们的对话,想一想应该怎么来读。
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呀!”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伯父对他说:“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抓住“打破沙锅问到底”体会周恩来对此事的关注,读出语气来就可以。
b、整合前面,进一步感受中华不振
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c、通过资料补充升华学生情感,深入感受中华不振。
2、导读9—15段,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a.思考问题:从租界地回来以后周恩来他在想些什么呢?
b.导读课文9—15段,思考:你从这个呼声听出了什么?(周恩来的远大理想)
c.重点体会:
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又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课外拓展
1、教师小结。
2、作业布置:
●课下读关于周恩来的故事。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想想为什么而读书?
板书设计: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中华不振啊!
编辑短评:本课重点突出“中华不振”的体会,逐层深入,由词句──内容整合──资料补充,为体会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作了很好的铺垫(王贺玲)。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详案4
一、说教材
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上午好!今天与各位一起走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七单元的开篇之作。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亲眼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志向的远大,胸襟的博大。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而且各层次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各层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二、设计意图:
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我思绪万千,我在想为什么我们泱泱大国,人口巨人,竟让弹丸之地的矮子随意瓜分,占领、宰割呢?为什么我们国人面对侵略者不仅逆来顺受,苟且偷生,还纷纷为列强出谋划策,甘当顺民,甚至甘当汉奸,灭自己的志气,长他人的威风呢?再看看今日,日本首相参拜xxx,韩国有人削指明志,而为什么我们中国没有?为什么韩国人坚决不买日货,而我们国人有那么多人做不到呢?包括我在内。当然我不是说买日货就是不爱国。我在思考这些是不是与我们国人缺乏骨气、缺乏志气有关呢?是不是与我们部分民众思想意识里只有一家一姓,没有国家民族有关呢?再看看我们的学生自私成性,懒惰成风,有几个怀着目的来校读书呢?因此我希望通过这篇课文教学能使我的学生了解一下我们中国曾经所受的屈辱,在历史中得到教训,使他们反思为何中华不振。同时,希望我的学生能从周恩来远大的志向、博大的胸襟中受到一点启发,反思自己读书的目的。基于这些思考,加上这篇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90多年前,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周恩来总理的生平了解的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我指导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为学好课文做好准备。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言语的形象、意境、情感、道理、神韵,让课文语言在学生心理活起来,去触动他们心灵。教学时,我围绕“中华不振”这四个字,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找出体现中华不振的句子,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再补充租界的课外资料,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深藏于心的爱国情感。接着通过周恩来与别的学生的对比,及与其他爱国之士的对比,体会周恩来的远大志向与博大胸襟。最后结合实际及周恩来的其他故事进行拓展延伸,让周恩来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再高大起来。
三、说目标
基于以上的考虑,结合本单元在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的问题,留下成长的足迹,和课文自身的特点。本篇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新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品读课文,感受少年周恩来胸襟的博大,志向的远大;引发学生思考读书的目的,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四、说重、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由于事情发生在90多年前,学生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甚少,因此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五、教材处理
为了突破重难点,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分三课时进行教学,本堂课是第一课时,从课题入手,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习1-8节,感悟“中华不振”的含义,体会周恩来立志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一大原因。
六、教学流程
请跟我一起走进教学过程,进行策略分析。在这里将呈现我的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我分四大环节进行教学。第一环节:了解学情,揭示课题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每天脚步勿勿来到学校学习,我想问一下,你为什么读书?这种以闲聊的方式既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又能使学生思考读书的目的。同时我也能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俗话说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引导学生,教育学生。通过闲聊引出,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在与大家这样大的时候,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并且在他以后的人生中都朝着这个目标奋斗。从而让学生心里的想法与周恩来的志向进行对比,使他们的心里出现一点点的波动。在此基础上我紧接着问学生,什么原因使他立下这样远大的志向呢?这个问题,给学生留下了一个神秘的感觉,这样就触发了学生探秘求知的欲望,课堂气氛的引线一下子就点燃了。第二环节:初读感知,扫清障碍这一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什么原因使他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读书呢?”与学习提示去读课文。学生初读课文后,及时检查生字、词语。找出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回答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本环节旨在扫除阅读障碍,感知大意,总揽全局。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快速捕捉语言文字信息的能力,又使学生学习全文时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七、研读课文
感知“中华不振” 在这个板块中,设计了二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感知“中华不振” 1、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反得读课文1-9小节,从字里行间找出体现中华不振的词句进行主自探究,读中体悟。重点抓住以下几个部分读中感悟:(1)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主要抓住“大不相同”来体会,外国人居住的地方灯红酒绿,中国老百姓居住的地方会是怎么样的?让学生明白贫穷的中国土地上有一处繁华之地,但这繁华不属于中国!这是中华不振! (2)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引导学生讨论我们都知道轧死人受到惩法的,凭什么这个肇事的洋人还能得意扬扬呢?使学生明白洋人凭着就是他们国家强大;凭着我们中国的贫穷,科学技术的落后;凭着我们部分中国人的懦弱;更凭着中国政府的腐败无能。就因为这样洋人才如此目空一切、无法无天、惨无人道。就因为这样伯夫才对周恩来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玩啊!”,“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3)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人不幸的妇女。先让学生说说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亲眼目睹这一切,你会怎么样?学生一定会说要为这位妇女打抱不平。再进行反问能行吗?从而引出在当时的背景下即使你是一个有志之士,也无法凭着自己的力量主持公道。这一切原因归于中华不振。因此当时有志气的中国人也只能是紧握着拳头,紧握着无奈,紧握着…………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有素,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理解基础上,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设身处地的尽情发挥当时的情感,激昂处还他一个激昂,愤怒处还他愤怒。 2、补充材料,进一步感知中华之不振为了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体会周恩来的当时的心理感受。我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体会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
八、感知立志原因
新课改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或感受,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这一部分,我让学生抓住“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一句,结合周恩来看到“中华不振”的现实和他在修身课上的话语等内容,推想一下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什么,让他们写一写自己感受到的少年周恩来的内心世界。因为时间仓促,以上这睦只是我对这一课一厢情愿的一些初步设想。最后我想说的是,学生的语言是实时生成的,咱们的课堂而皇之也是实时生成的,正如崔峦会长所说的,我们教师只据学定教,顺学而导,才能达到最后的教学效果。谢谢大家。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详案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得意扬扬、振兴中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中华不振”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
学会根据人物及联系事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
体会中华不振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感受人物形象,揭示课题
1.出示周恩来的图片,这个人是谁呢?
请学生说说对周恩来的了解。
过渡语:是啊,周恩来是我们开国的第一任总理,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是深受全国各族人民敬重和爱戴的领袖,他卓著的功勋、崇高的品德、光辉的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中。今天,让我们走近少年周恩来,了解他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事。
揭示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题目是什么意思呢?(预设:如果学生不知道题目的意思可让学生采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之”和“崛起”的意思,帮助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顺句子。
2.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1)帝国主义列强;租界;巡警;耀武扬威;得意扬扬;惩处。
(2)模范;吵嚷;踊跃回答;铿锵有力。
3.想课文人物及人物身上的事,结合课文题目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①默读课文,思考在周恩来身上发生了哪些事情?
②小组交流课文中发生的事情。
预设:如果学生对内容的概括很啰唆,带有复述课文的性质,教师则应先肯定学生对课文读得熟练,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哪些话可去掉不用说,哪些话必须保留,直至每件事情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如果学生能把几件事情串连起来说则让学生总结概括叙事性课文大意的方法,使学生明白要结合人物、事件、课题来概括。
(三)聚焦“中华不振”,感受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1.过渡语:有人说:有志不在年高;也有人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的祖先还教育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什么原因使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预设:如果学生说到周恩来看到洋人欺凌中国人,而中国人却无处申冤或者伯父告诉他不要随便到租界去玩,教师都加以肯定。同时总结到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
2.默读课文,画出体现中华不振的句子,写上自己的批注。
3.学生交流。
(1)出示句子:
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①指导朗读。(如果学生感情不到位,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当时情境和标点来领悟朗读。)
②体会中华不振。
③词语积累:周恩来不解地问。横线上的词语还可以换成什么?(预设:疑惑地;睁大眼睛;仰起头)
(2)出示句子: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
①引导学生体会“闯”字所蕴含的意义。(中国人是不能随便进到租界里去的。)
②理解“租界”的意思。结合描写租界特点的句子体会租界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③插入资料:
据统计,中国自1845年英国从《上海租界章程规定》中取得第一块租界,至1902年奥匈帝国设立天津租界。前后共有27块租界,其中有25块租借国单一的专管租界,2块公共租界。
各国租界的分布(1911年):
英国7处:天津英租界、汉口英租界、广州英租界、九江英租界、厦门英租界、镇江英租界、上海英租界;
日本5处:天津日租界、汉口日租界、苏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重庆日租界;
法国4处:上海法租界、天津法租界、汉口法租界、广州法租界;
德国2处:天津德租界、汉口德租界;
俄国2处:天津俄租界、汉口俄租界;
意大利1处:天津意租界;
奥匈帝国:1处天津奥租界;
比利时1处:天津比租界:(1931年中国收回天津比租界。)
公共租界2处:
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租界合并而成。)
鼓浪屿公共租界;(英、美、德、法、西、日、丹麦、荷兰、瑞典和挪威。)
天津最高峰时有9个国家设立租界。(天津美租界在1902年合并入英租界。)
④读了这些资料,你又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旧中国?
(3)出示第8自然段: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①学生交流自己读后的体会。
②插入资料:
19世纪末,中国社会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一股瓜分中国的狂潮,日本也不例外。1894年日本偷袭清政府派往朝鲜的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由此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战争中,清朝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军占领威海卫,同年日军占领辽东。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次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方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并赔偿日本军费,向日本开放杭州、沙市、重庆等通商口岸。清政府允许日本企业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并且免收日本商品的关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开始由商品输出和大规模武装侵略转变为资本输出。1900年,西方列强为扩大侵略利益,组建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虽然遇到义和团的顽强抵抗,但义和团运动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侵略者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皇出逃,她一面加紧镇压反帝运动,一面派人与侵略者议和。于是李鸿章代表清朝与西方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规定:①中方赔偿各国约9。8亿两白银;②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外国使馆界,由各国派兵驻守,界内不允许中国人居住……
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③情景复现:
结合当时的情况:这个妇女会哭诉些什么?洋人又会说些什么?中国的巡警会怎样做?请几位学生演一演。
④联系上下文,想象写话:如果你是周恩来,你想对中国人说些什么?
⑤交流写话,释疑解难。请几名学生到台前展示,师生合作评价。此处评价有3个标准:一是情感体会是否到位;二是语言表达是否恰当;三是书写是否工整。
⑥指导书写“巡”,注意笔画“撇点”。
指导书写“嚷”,注意嚷的笔画较多,横笔、竖笔不要少写,各部件摆放要合理。
(四)课堂小结、设疑
看着贫穷、落后的祖国,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洋人肆意地欺凌,而自己作为中国人却无能为力,敢怒不敢言。12岁的周恩来又做出了什么决定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