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思考与创新同理心设计篇一
近年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四年来,全国高等教育战线在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
1. 积极探索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优化机制、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调整机制
一是积极探索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优化机制。江苏省从服务全省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出发,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和重点产业人才需求情况连续进行调研,多维度、多层面构建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设置机制、预警机制和退出机制。辽宁省对省内高校开设的37种本科专业522个专业布点开展了综合评价工作,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数据定量分析为主、以专家定性分析为辅的方式,推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目前,有5所高校根据综合评价结果主动申请停办37个专业(点)。
二是积极探索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调整机制。一些高校根据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等,确定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规格,加大了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采用丰田系企业标准作为课程标准,通过“学业考核+国家高级职业资格鉴定+企业认证”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深受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河北农业大学坚持服务“三农”,开创出了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太行山道路”,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动对接“综合观测—信息处理—预报预测—公共服务”现代气象业务链,形成多学科交叉的专业链,培养了一批相关复合型人才。天津大学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胜任力”为牵引,制定完善“4c”培养体系(分类指导的培养模式、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协同培养的实践平台、内涵引领的保障机制),着力加强“知识迁移力和实践创新力”的培养。
2. 积极探索集聚高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协同育人机制
一是积极探索部部协同育人机制。教育部会同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大力推动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协同建设58个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2个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2个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会同中宣部联合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大力推动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大力推动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和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大力推动优秀编辑记者到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兼职或挂职任教、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骨干教师到新闻单位兼职或挂职。教育部会同卫生计生委联合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大力推动“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大力推动长学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大力推动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教育部会同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立农科教合作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三类农林人才培养。
二是积极探索校校协同育人机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强强合作,共建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开展生命科学人才协同培养和科学研究改革试点,资源共用,优势互补,取得显著成效。最近,清华大学颜宁教授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重大成果,共同第一作者中的本科生孙鹏程就来自该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联合实施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计划,通过第一学年教学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第二学年教学在北京电影学院进行、第三学年教学在中国传媒大学进行、第四学年学生回到本校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创作(设计)的联合培养方式,实现三校优质教学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三是积极探索校所协同育人机制。教育部会同中国科学院联合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通过建立培养目标协同机制、教师队伍协同机制、资源共享协同机制和管理服务协同机制,加大协同培养人才力度,初步实现了科教结合的有效推进、合作共赢。目前参与计划的高校近350所、科研院所近120家。中国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建立全面合作关系,采取“导师组集体指导、主管导师负责”的方式,协同培养相关学科人才。
四是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同济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208所高校与中石化、三一重工、上海大众等6000余家企业联合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累计投入人才培养经费4.2亿元,企业兼职教师1.1万人、参与开设课程4000余门,企业接受高校教师挂职学习近5000人。大连理工大学与沈阳米其林公司等20余家企业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相关课程,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协同培养卓越工程师。南京工业大学与塞拉尼斯公司、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合作,协同培养工程人才。
五是积极探索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河北师范大学与县市教育局协同、与县以下基层中学协同、与城市优质中小学协同,大力开展学生顶岗实习支教与农村中小学教师脱产研修培训相结合的校地互动,实现了师范生从教技能提升与农村教师素质提高的双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太仓市政府实施校地对接,定向培养农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由当地政府统一安排,到学生所在地的村镇农场工作。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秦淮区人民政府、深圳金蝶软件公司共建学校科技园,吸引91家与学校专业契合度高的科技型企业入驻,每年为该校学生提供不少于300个的实习岗位。
六是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共同创建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借鉴法国工程师教育经验,与包括1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中法著名企业集团进行实质性合作,协同培养具有系统思维、国际视野、领军素质的国际化通用工程师。
3. 积极探索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机制
一是积极探索适应“一制三化”的教学管理机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9所高校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学术大师参与,加强国际化培养,因材施教,探索形成了适应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等“一制三化”的教学管理机制,推动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首批500名毕业生中有95%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
二是积极探索适应学生个性和兴趣发展的教学管理机制。南京大学探索实施与“三三制”个性化培养模式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学校把本科四年的教育分成三个阶段,即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在多元培养阶段,根据学生需要分为三个方向: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学校实行三个“百分百”政策(百分之百课程开放,百分之百专业开放,学生百分之百自由选择课程、专业和发展方向),给予本科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与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从而使学生具备更强的社会竞争力,最终实现多样化发展、个性化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实行自由的转专业政策,即新生入学一学期后,每半年有一次重选专业的机会,不限成绩,无论是否挂科,转出的学院不得限制转出,接收的学院在预定名额内无特殊理由不得拒收。河北师范大学实施完全学分制,推行按大类招生按方向培养,学生学习的志趣与意愿得到进一步尊重,学生在选择专业、修读课程、规划学习进程等方面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三是积极探索以学院、书院为主体的教学管理机制。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17所高校的试点学院,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积极探索与“三改革一完善”(改革人才招录与选拔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遴选、考核与评价制度,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苏州大学积极探索与书院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公开公平选拔制度、书院学院共同育人制度、全程全员导学制度、学生科研“3i”培育制度、学生发展国际交流制度、学生事务科学管理制度等六大制度,彰显了书院教育重思想、重品德、重人文、重情智的特色。
4.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一是积极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根本标准。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研究制订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高职高专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制定实施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和专业学位基本要求;推动行业部门依据国家标准,制订相关专业人才评价标准;推动高校根据实际,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规格,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育人。重庆医科大学坚持研究生招生与住院医师招录结合、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结合的“三结合”原则,全面修订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是积极探索以社会化评价为主、多元评价为辅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33家行业协会共同参与成立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在工程领域积极推进与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有关社会化机构开始对2000年以来未参加评估的新建本科高校进行合格评估,对参加过评估并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高校进行审核评估。全国高校普遍加强自我评估,建立了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同济大学启动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与评价工作,通过对校友、用人单位、应届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校内研究生导师和兄弟院校的研究生导师、在校生进行调查,对教育质量实施公众监督。宁波诺丁汉大学整体引进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接受英国qaa质量评定机构的外部审查。各门课程试卷按照校内二次评阅、校外同行抽检评估程序,在教师评判后寄往英国,经英方大学检查后,再交往第三方抽查,最后再行公布。
目前,各地各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第一,对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内涵、实践要求、实现路径认识上有偏差,大多还停留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阶段,把重点仅仅放在推动协同育人上,对机制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思考不深入、措施不到位。
第二,学科专业设置优化、招生培养没有很好地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业创业状况深度对接、良性互动,比较普遍存在着培养与需求、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结合得不够紧密的问题。
第三,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氛围环境、政策保障和评价制度有待加强。如,从高校内部看,教学管理制度亟待改革,实施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自主选学、弹性学制,还有很多政策性瓶颈。又如,从高校外部看,集聚社会资源协同培养人才的法规政策不到位,影响了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再如,第三方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监督不到位,高校自言自语的多,高校生均经费没有根据专业建设绩效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高低进行差异化拨付,好坏一个样。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大问题。从宏观上讲,它涉及教育思想、教育价值、教育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微观上讲,它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学科专业设置与优化,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规格;二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现着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三是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体现着集聚人才培养优质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四是教师队伍和教学评价,体现着人才培养的保障力度和社会认同度。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要在认识上求共识,在机制上做文章,在创新上下工夫,激发高校人才培养的潜力和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当前,要从以下“五个着力”准确把握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要求与实现路径。
1. 着力推动建立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的长效机制
一是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重点支持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设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急需的相关学科专业,自主设置学科交叉融合有利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相关学科专业,自主设置有利于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的相关学科专业。二是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对连续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2. 着力推动建立充分反映学科专业研究新进展、相关实践新经验、人的全面发展新需要的教学内容完善长效机制
一是以国标、行标颁布实施为契机,推动高校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育人。二是扎实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组织编写和统一使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三是推动高校改进科研评价办法,强调科研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四是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鼓励学生进行更多讨论和课堂参与。五是强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六是宣传推广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3.着力推动建立集聚社会资源,有效实施部部、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一是深入实施系列“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二是深入实施“2011计划”,坚持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推动协同创新。三是推动出台法规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人才协同培养,特别是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四是筹备召开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视频会,交流近年来协同育人的经验做法。
4.着力推动建立有力推进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自主选学、弹性学制的教学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推动建立高校联盟或区域教学共同体,推广有关高校“第二校园经历”的经验做法。二是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和学分转换制度,推广有关高校完全学分制改革的经验做法。三是建立更加灵活管用的学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修业年限,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四是开展在校大学生保留学籍创业试点,按创业绩效奖励学分。
5.着力推动建立以社会化评价为主、多样化评价为辅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长效机制
一是继续开展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并逐步扩大认证领域。二是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进行评析,并对社会公布。三是推动所有普通高校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四是开展本科专业综合评价试点,推动建立专业建设绩效与招生计划、专业调整、经费拨款的联动机制,特别是进行生均经费的差异化拨款。
思考与创新同理心设计篇二
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规范党员组织生活和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东华科技设备室作为中国化学所属东华科技公司重要的专业科室,工作纷繁复杂,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设备室党支部创新性的开展每月一次的主题党日活动,有利于强化党员党性意识和宗旨意识,提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热情,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深度融合。
固定活动日、建立党员活动场所,确立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庄重活动仪式,重温入党誓词,加强培训和学习,持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党章》以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建论述摘编》等系列讲话,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有学习、有讨论,有参观、有感受,有思考、有总结,提高学习效果,推进党员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全面进行党员学习教育。
设备室党组织结合工作实际,以“爱岗敬业、力争上游”为职责,紧扣日常工作任务开展党日活动,以岗位为平台,奔着“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讲练兵内容与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能力结合起来,举办pvelite/ansys等软件培训、进行实战技能竞赛等进行一系列岗位练兵系列活动,提升了工作效能,激发了党员职工的奉献精神、进取意识,推动了业务工作的开展。
按照“一支部一特色”的创建方案,结合科室生产实际,以思想工作为基础,围绕《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的支部的职责、八个基本任务和国企党支部的重点任务等开展工作。制定支部与行政班子议事制度、领导值班制度、开展“三两三比”等活动,创新举措,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党建品牌工作。每季度评选一次支部“党员流动先锋岗”,在主题活动日上举行授牌仪式。
设备室党支部决定主题党日活动主题与党和国家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相衔接,组织党员观看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开展参观李克农故居(合肥)、在七月份瞻仰嘉兴南湖红船和中国一大、二大会址等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回顾党的发展历史,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设备室党支部积极开展“廉洁自律、警钟长鸣”等廉政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集体学习党章党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内容,观看《巡视利剑》等专题教育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既学习正面典型,也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增强了大家廉洁自律意识,做到心中有畏,警钟长鸣。
强化党建引领,助力社会服务,回馈社会大众。设备室党支部积极响应中国化学集团公司对定点扶贫县的各项结对帮扶专项活动要求,号召党员同志捐资帮扶、购买当地农产品等活动助力精准扶贫工作;
面对合肥罕见暴风雪的情况下,支部全体党员首先带头冲在最前面,不畏严寒,团结协作,义务扫雪除冰,保障公司及周边安全;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公司大型活动中组建党员服务队,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组织党员整理办公室公共区域的环境绿化等。
新施行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对主题党日做了明确的规定。中国化学所属东华科技公司设备室党支部通过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发挥了基层党支部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支部建设和党员教育的新途径,扩宽了支部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基础党组织党建工作质量。
思考与创新同理心设计篇三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来临,催生出大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和竞争格局加快重塑。广东面临发达国家先进生产力和发展中国家低要素成本的“双重挤压”,部分产业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缺乏关键核心技术。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要靠创新。
创新型人才在世界竞争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新驱动发展是广东的核心战略,必须牢牢抓住这个根本。近年来,广东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人才工作的改革发展,大力推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管理、引进、培养、评价、流动、激励、服务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在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广东在创新型人才的总量、结构和能力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制度性障碍也依然存在。
(一)高端人才总量相对不足
广东科技人员总量居国家前列,但拥有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少,顶端级人才尤为紧缺。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例,据统计2018年在粤工作的中科院院士仅有20人,少于北京(410人)、上海(106人)、江苏(45人)等省市。[1] 973首席专家、长江学者等顶尖人才,也少于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2]
(二)人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粤东西北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人员总量约为5.59万人,仅占全省的6.9%。从省重大人才项目实施情况来看,在前5批引进的117个省创新科研团队中,除2家团队在汕头外,其他团队都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且96%的团队落户广州、深圳、东莞三市。[3]
(三)人才原始创新能力不足
近年来,广东针对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出台了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等系列政策,但由于基础沉淀不够,这一“短板”仍没有补齐。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完成人的统计分析,广东2015年~2017年有23人获得该奖项,仅占总量的4.2%[4],远少于北京、陕西、上海等省市。
(一)人才工作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力量配置方面,统筹协调与管理服务工作量较大,但是人才工作协调力度不够,管理服务深度不够,资源配置手段不够。在统筹规划方面,人才工作仍然存在力量分散、合力不强等问题。在政策统筹方面,各类创新政策与人才政策碎片化、临时性的问题比较普遍,直接影响政策的集约效果与刚性落地,人才政策和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
(二)人才引进机制的国际化市场化程度不高
在国际化人才的引进上,广东主要依靠政府部门和有关熟人介绍,少数人才是通过中介市场引进的。现有人才市场大都是中低端市场,“猎头”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发展滞后,机构多规模小,服务水平不高,难以发挥引进高端国际化人才作用。
(三)人才培养与实践结合紧密度不够
现行教育体制在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方面力度不大,缺乏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进行的多层次、分阶段的人才培养。高校学生缺少基本的实训基地和实践机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相对欠缺。科研教育单位与企业之间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方面的推进力度不够,联系交流不足、合作渠道不多。受限于学术资历等原因,青年人才在申请课题、申报高层次人才项目、加入高水平团队等方面竞争力不足。
(四)人才创新成果激励机制不健全
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创新人才的实际贡献与收入之间存在差异,缺乏股权激励等长期激励政策,内部分配机制不平衡等问题仍然存在,导致部分科研人员过分以职称评审和获取科研经费为导向,忽视了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与市场前景。
(五)人才评价的导向性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广东分层分类评价体系尚在建立健全,重成果轻能力、重短期轻长远等现象仍然存在。人才评价的功利性过强,创新失败的容错机制较差,制约科技新领域的创新,科研人员容易被引导到“短平快”项目上,不愿干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项目。
(六)人才流动的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
身份、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等制度性刚性要求依然较高,市场配置人才的机制尚在建立之中,人才多数集中在机关、高校和科研机构,而急需要人才的企业相对而言缺少吸引力,事业单位人才向企业流动乏力。科技人才离岗创业政策措施不够配套,创新人才离岗创业存在多方面的后顾之忧。
(七)人才服务保障机制有待优化
人才公共服务尚未摆脱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政府尚未实现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人才政务服务效率不高、人才公共服务产品不多、人才服务方式较单一。市场化和社会化的专业服务竞争力不强,人力资源、科技中介服务等高端业务供给不够,技术交易市场中还存在着市场不规范、交易不活跃、信息不灵、效率低等问题。创业投资体系不健全,风投创投规模不够、活跃度较低,创新要素的聚合能力较差。
(八)人才工作经费投入有待提高
2017年广东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61%,低于北京(5.64%)、江苏(2.63%),与全球主要经济体以色列、韩国、瑞典、日本、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其中,基础研究领域经费投入不足,用于原始创新经费占r&d经费支出的比例仅为4.7%,远低于北京(14.7%),与美国、日本、法国等高达15%~30%的比例差距悬殊。
(一)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大力集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广东应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改革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制度,创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智模式。如取消对申请人就业单位类别和职务级别限制,放宽居住时限要求,对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外籍创新型人才,可直接推荐申办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不受年龄限制。对符合居留条件的人员,入境后可直接凭工作许可证明申请工作类居留许可。
加强国际创新网络构建,实现人才制度与国际接轨。在国际人才较密集区域试点建立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制度。试点选择若干重点领域,张榜公布“卡脖子”技术,面向全球征集原创思想和解决方案。建立“企业出题、全球悬赏、协同攻关、市场验收、政府补助”的科研服务众包与支持机制,构建创新解决方案和全球人才智慧线上对接交易平台。聚焦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重大项目研究和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重点产业园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引进战略科学家。对引进战略科学家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创新能力
在省科技计划、重点工程项目经费中,预留一定额度用于人才培养,并作为评价计划(项目)实施效果的必要指标。建立创新绩效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参与计划(项目)的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以及项目辅助人员等均可开支劳务费。支持高层次人才(团队)参与全球性重大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活动。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以“冲一流”为目标,配合国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计划,优选支持重点优势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建成一批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专业,加强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建立广东高校学科布局动态调整机制,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提高人才和岗位的匹配程度。通过订单定向招生、合作办学、项目合作等方式,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对青年人才科研支持体系,在各类人才工程项目中设立青年人才专项,重点资助青年人才开展原创性研究。在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申报和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中,明确要求科研团队中青年人才构成比例。设立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一线青年科技人才多领域的跨界创新组织。探索建立“基本科研经费制度”,在基础、前沿技术等需要长期积累的领域,给予优秀人才稳定的支持。
(三)深化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完善科学化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
充分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建立健全分类评价制度,实现人才评价的科学化、市场化、社会化。进一步扩大用人单位评审的自主权,把人才的薪酬待遇、创造的市场价值、获得的创业投资等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依据。提高评审专家中一线科研人员、企业家、市场投资家参与的比例,引入专业性较强、信誉度较高的人力资源公司、风险投资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参与人才评价,并通过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和失信惩戒机制,保证入选人才具有较高的质量水平。建立人才评价机构综合评估机制,加强人才评价有效监管,确保重大人才工程评审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加强评审专家数据库建设,建立评价专家信用评价和失信责任追溯制度,打造一支专业化的评审专家队伍,保证人才评价的公平性、独立性、权威性。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才动态考评调控机制,打破“一评定终身”制度。
(四)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充分释放人才活力
推动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让创新型人才合理合法享有创新收益。对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逐步强化股权激励,保障人才合理分享创新成果收益。加大科研成果权益分配的激励力度转化收益用于人员奖励和支付报酬的部分,经批准可以一次性计入当年本单位工资总额。推进项目负责人制的管理模式,让创新领军人才享有更大的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动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提高科研项目人员经费比例。改进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赋予人才更大经费支配权,让人才有更多获得感和荣誉感。
(五)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为创新型人才创造优良环境
建立健全主体多元、功能齐全、运转高效、服务便捷的人才综合服务体系。切实为人才解决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实际困难,在落户、出入境、停居留、医疗等方面提供便利,为人才创业提供咨询、金融、税务、法律、信息等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建设人才信用体系。打造创新型人才服务云平台。推动人才工作信息化,建立集人才档案管理、政策发布、项目申报评审、精准链接海内外各类人才及技术信息、人才公共服务于一体的人才管理大数据平台。建立全省创新型人才库,建立沟通海内外的人才预测、储备、流动、评价等信息系统,加强人才信息资源的综合管理和挖掘利用。建立起高效的、沟通海内外的人才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人才信息利用效果的最大化。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的“服务银行”。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进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向专业组织和服务机构转移。在知识产权、人才管理、投融资、财税法律、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品牌宣传等领域,遴选资质过硬、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机构,发布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目录产品。入选省级以上重大人才工程的人才企业可享受一定额度的人才服务资助。建立人才引进使用的知识产权评估机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法院作用,建设一批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和仲裁机构,形成司法、行政、仲裁、调节和行业自律全方位大保护体系。成立人才知识产权法律服务联盟,建立海内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机制。
(六)加快创新要素融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人才生态圈
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化创新要素融合,实现创新型人才共认共用共育。在人才评价激励、人力资本入股、科技服务、国际专业人士便利执业、港澳及外籍人士出入境便利等领域先行先试,与港澳台开展“一试三证”证书认证试点。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职称评审和职业资格互认。推进跨境社会保障的衔接,港澳人才在粤工作生活享受在社保、子女教育、医疗服务、购房购车等方面同等待遇,适当放宽港澳人才在粤购房限制。为符合条件的赴港澳开展商务、科研专业服务的人才提供便利的签注。打造大湾区创新型人才国家实验室。建立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相互开放、资源共享机制。推进本区域内学者定期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学术圈”。设立大湾区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开展跨区域合作,联合申报国家科技项目,参与国际重大科研项目,对项目承担机构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建设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专家服务基地,创新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推动湾区内的技术咨询、项目合作。打造大湾区国际人才驿站,围绕湾区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需求,开展人才、产业项目对接,帮助湾区用人单位通过技术咨询、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柔性引进国际一流专家。
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系列举措具有综合性、广泛性和深入性的基本特点,涉及党委政府、企业、高校和社会等多个主体。创新性人才队伍建设举措的落地,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把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地方党委议事日程,推动创新性人才队伍建设的协同发展和齐头并进,确保创新性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预期进展,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思考与创新同理心设计篇四
去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为街道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理念、展现了新的视角、拓展了新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第一次对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互联网业等新兴领域党建提出具体要求和意见,让处于城市商业核心区的基层党组织找到了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抓手。我们小东街道处于沈阳城市核心商业中心,面积2.15平方公里,区域内有东中街和龙之梦两大商圈。各类商业企业、个体工商业户2800余家。 在商圈内从业或居住的党员也越来越多。如何构建以商圈为载体,整合党建资源,凝聚商圈内广大党员发挥作用,促进商圈经济和谐发展的党建体系成为街道党工委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街道党工委积极适应城市基层党建新要求,把抓好商圈党建,推动街道社区党建与新兴领域党建融合共享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强化系统设计、通盘布局,着力在整体推进、协同用力上下功夫,抓组建强覆盖、抓规范促提升、抓阵地拓功能,抓活动树品牌,实现了点上突破、量上扩张、面上覆盖、质上提高。下面。结合两年来的工作实践,我系统地汇报一下加强新形势下商圈党建工作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1、商圈经济组织基本情况
东中街商业区位于大东区西南部,为“中国著名商业街”、“辽宁省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小东街道办事处位于东中街商业区核心区,下辖5个社区,两大商圈。以龙之梦、大悦城、天润广场等为代表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已建成商业面积170万平米。2018年区域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预计达到10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亿元,区域税收总额达到约4.8亿元,商业氛围浓厚,集聚效益明显。
龙之梦商圈地处滂江街与珠林桥交汇处,占地面积55.7万平方米,商务楼宇9座,入驻企业460余家,个体工商业户1800余家。是一个集购物、办公、居住、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复合型现代化城市新地标。
2、商圈党组织和党员构成特点
商圈内有党组织21个,其中党委2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18个,现有自管党员138名,流动党员479名,涵盖商业、旅游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电商、房地产开发建设、高科技企业、医疗等业态,涵盖青年人才1万余名。
龙之梦商圈包括所处区域内各类商贸企业、市场、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其党员构成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来源宽泛化。包括流动党员、新社会阶层党员、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改制企业转入商圈内党员,还有社区的退离休党员及下岗失业党员等。二是流动无序化。由于谋生的需要、工作的变化、工作单位的变迁,商圈内党员流动的盲目性增加,流动造成的人户分离现象增加,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不清,党员的数量难以准确统计。三是素质差异化。党员的文化水平差异较大,党员意识及党性观念参差不齐,流动党员、下岗失业党员关心最多的是个人经济收入及生活品质的提高,党员意识及党性观念淡化,难以严格遵守党内纪律、不能全面履行党内组织生活。
3、商圈内党组织工作开展状况
上海会议之前,商圈内的党组织,缺少整体统筹,融合共建的理念和举措。21个党组织,各自为政,工作开展极不平衡。基础最好的是机关事业单位,组织健全,活动经常,党员队伍稳定;较好的是老牌非公党建工作典型,如天江老龙口酿造有限公司、红星美凯龙、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党组织,是培养多年的非公党建典型,党建工作开展较好;其他非公党组织,起步晚,基础薄弱,党员队伍不稳定,没有活动阵地,没有活动经费,有的支部书记频频换人,工作开展难度很大。同时,还不断有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落户在商圈内,一些党员还没有及时找到组织,找到家。
如何破解这些问题,真正把商圈内的各类党组织统筹融合,把党员真正凝聚在党组织周围,这一切,在去年全国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上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要把日益分化的社会重新凝聚起来,必须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发挥不可替代的社会整合功能。街道党组织肩负着领导核心的重要使命,要把街道党组织建设成为联接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的坚强“轴心”。因此,街道党工委研究决定,由党工委牵头,动员多方力量,推动互联共建,以强化商圈党建为依托,以阵地建设为突破,形成具有我街特色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
具体在实践中,我们主要是通过坚持“四个统筹”,推动商圈党建健康持续发展,提升区域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一)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健全组织求合力
上海会议强调,要形成城市基层党建的整体效应,必须解决在城市各领域党建“各自为政”、“各抓各的”问题。要推进街道社区、单位、行业党建互联互动,从相互分离走向相融共生,在融合中共赢,在共赢中发展。我们首先树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盘棋”思想,建立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驻区单位党组织协调联动、共同参与的组织领导和工作运行体系。一是通过组织纽带把各方力量紧密联系起来。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以街道党工委为内核,吸纳5个社区和19家具有影响力的驻街机关事业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作为街道“大工委”成员单位; 构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楼院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纵向组织体系,将党组织的触角向最基层延伸。定期组织召开街道“大工委”联席会议,充分调动并发挥大党工委成员单位,特别是非公党组织在区域党的建设、基层治理和经济发展等重大事项上的积极作用。大党工委成员单位,来自不同领域,代表各方力量,形成了街道城市基层党建的主要框架。二是通过建立综合党委把非公企业组织起来。无论是商圈党建还是非公党建,急需破解的问题就是一个“散”字。必须由党组织牵头抓总,把条条块块统筹协调起来,让各领域党组织“形散神不散”。街道2015年就成立非公企业及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专门负责领导全街非公党建工作;2017年,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又在龙之梦商圈,依托龙源社区党委,成立了龙之梦商圈综合党委,把商圈内各类松散的经济实体紧密连接起来,也把规模小、党员人数少的非公党组织吸纳到一个大家庭。综合党委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担任书记,以龙源社区、红星美凯龙大东店、龙之梦集团公司、沈阳天江老龙口酿造有限公司、沈阳安泰旅游汽车有限公司、辽宁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为骨干单位,由其党组织书记担任综合党委委员,搭建起坚强有力的组织架构和领导核心,从而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综合党委为纽带,商圈内机关、事业和非公企业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的大党建格局。
(二)统筹推动组织覆盖,夯实基础促凝聚
扩大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是抓好城市基层党建的前题和基础,也是商圈党建的支撑和源头。近年来,小东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两个覆盖”,按照“一企一策、灵活多样”的原则,坚持一手抓组建扩面,一手抓巩固提升。一是全面摸排,强化组建,切实扩大“两个覆盖”。集中组织力量,按照“企业要走全、底数要搞清、逐户要甄别”的要求,对非公企业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大排查。在全面摸清企业信息基础上,根据商圈内商务楼宇、专业市场、行业协会的不同特点,通过单独组建、片区联建、挂靠联建、行业统建,属地管理和依托管理“四建两管”组建模式,持续扩大“两个覆盖”。如我们根据龙之梦写字楼电商企业集中的现象,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有的企业只有1、2名党员,不够单独组建条件。我们就首先成立电商行业协会,建立协会党支部,将电商行业从业的党员组织在一起,党员认可度很高。今年我们还成立了东中街地区商会党支部,覆盖小东地区更多的小微企业、个体业户中的党员。目前,我街单独组建非公党组织121个,联合组建和实现工作覆盖达到100%。二是借助工商部门,兜底个体业者,实现专业市场党建全覆盖。沈阳龙之梦小商品大世界市场,登记注册业户1880余户,从业人员4000余人。2016年,在非公党建百日攻坚行动的背景下,在区市场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依托小商品市场管理所,成立沈阳龙之梦小商品大世界市场党委,下设三个党支部,覆盖正式和流动党员102人,建立了食品、办公用品、玩具等6个行业党员服务站和6个党员联系点,对市场内的近2000家个体工商业户,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三)统筹打造红色阵地,开放共享筑堡垒
为了让商圈内的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场所,党员学习有阵地,交流工作有舞台,2017年,按照省1571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思路和沈阳市“红色堡垒”工程要求,我们在龙之梦商圈,红星美凯龙8楼,打造了面积400平米,设施先进、功能完备、氛围浓厚的商圈党员组织生活体验中心——“红星党员驿站”,为区域内的非公企业提供了学习交流、组织生活、体验互动的红色阵地。驿站以“坚定理想信念的4s店,党员学习充电的加油站和严肃组织生活的体验馆”为功能定位,设置有中心入党宣誓区、红色生活体能馆、党史长廊等功能区。驿站建成后,管理和使用成为核心问题。为了加强驿站的管理,我们从龙源社区抽调专职社工,在红星美凯龙聘请专职志愿者,对驿站进行日常管理维护。以预约制、自助式、主题化三种方式建立了对外开放制度。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电话预约的方式来驿站开展活动。驿站建成以来,商圈内的21家党组织都先后组织党员、积极分子来到这里,过组织生活、上党课,开展心理疏导、培训联谊等活动。这是辽宁新浪网络信息公司党支部、安泰旅游汽车有限公司党支部、老龙口酿造有限公司党支部等商圈党组织在驿站开展活动的情景。最为受益的是大东红星美凯龙党支部,驿站的建成,使大东店成了全国红星美凯龙门店中,党建阵地最大、党建氛围最浓的地方。红星总部党委负责人、区域党组织负责人都先后多次到这里,调研、组织座谈。驿站刚刚建成,东北区党建工作会议就在这里召开了。党支部书记张洁兴奋地说:“红星驿站的建成,成为我们店一张最靓丽的名片,而且,每天都有兄弟单位的党员都来到这里开展活动,仅刚刚建成的4个月里,就接待近600多人,这对我们商场是一种无形的宣传,一个最好的广告。而我们公司党建活动在这个平台下,就更加高、大、上,党员们都特别喜欢这个新家。” 驿站成立以来,累计接待和开展各类活动120余次,服务党员3600余名。
今年,我们继续深挖地区党建工作资源,积极筹建第二个“红色驿站”——东中街商圈“大悦城党员驿站”。东中街商圈现有非公企业党组织40余家,约900名党员。通过街道党工委多次与大悦城沟通,目前大悦城已经拿出500平米场地,做 “红色驿站”建设用地。前期规划设计正在完善,并将于近期开始施工建设,预计10月份前能够建成投入使用。东中街商圈“党员驿站”建成后,将对小东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和新兴领域的党组织形成全面覆盖,我们将以这两个驿站为轴心,抓实商圈党建各项工作,形成独具小东特色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新亮点。
(四)统筹搭建服务平台,创新载体树品牌
服务功能是党组织的基本属性之一。街道党工委坚持把党建服务寓于经济服务和公共 服务之中。商圈党建以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构建宽领域、多层次、全覆盖、广受益的服务格局。以服务促凝聚,以活动增活力。通过创新服务,提升服务水平,打造活动品牌,增强党组织在企业发展和党员个人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共促双赢。一是实施“红色课堂”引领计划。我们把红星党员驿站作为开展党性教育的“红色课堂”,通过多媒体、聘请专家学者、商圈党组织书记上党课等多种形式,先后有38个党组织、642名党员、254名积极分子到驿站接受“党性扫描”,9名机关党组织书记到驿站讲党课。十九大刚刚闭幕,红星美凯龙党支部特遨省委党校教授到驿站为支部党员讲解十九大精神;辽宁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联系空军93363部队,带领商圈党员走进部队,并邀请空军航空十六师于洪场站大学生士兵宣讲团为商圈党员宣讲十九大精神。生动的课堂、灵活的授课方式,以党建“软实力”提升企业发展“硬手段”。二是实施“红色引擎”培育计划。注重示范引领,着力抓好建设示范点的选树、带动和管理,选树一批可信可学、可看可比的典型支部和身边的优秀党员。开展“我是共产党员诚信为您服务”、“共产党员示范岗”、“微笑服务党员做起”等活动,为小商品大世界优秀商户发放“共产党员经营户”、“优秀共产党员窗口”牌匾。沈阳安泰旅游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通勤班车,旅游包车,会议用车以及私人订制商务用车等客运业务的民营企业。公司董事长王卓,秉承着“离乡离土不离党、扛着党旗闯市场”的经营指导方针,坚定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效益这个思路,下大力气做好非公党建工作,组织“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评比活动、党员挂牌上岗,“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三亮工作等,这些举措得到客户的高度评价和信任,在全国旅游客运包车行业里成为典范。我们大力宣传安泰公司这样的先进典型、先进集体,组织商圈内其他党组织到公司学习,请王卓给商圈党组织书记讲创业历程和党建理念,从而带动其他非公企业党组织找准定位,发挥作用。街道党工委每年“七一”评选表彰非公示范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评选党员经营示范户,开展“党员放心店”“党支部推荐店”推广活动,引导党员经营户亮出身份、挂牌示范,依法诚信经营。“红色引擎”,点燃了党员比、学、赶、超的热情,也为非公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三是实施“红色党日”轮值计划。龙之梦商圈综合党委成立以后,就将每月19日确定为商圈主题党员,按照轮值主席制的办法,由综合党委六个成员单位,轮流组织、设计 “红色党日”活动主题。以兴趣爱好、竞技活动、党史党课等6大类红色活动为主要内容,各轮值单位党组织,提前做好方案,在商圈党员微信平上发布活动召集令,各个党组织都会积极安排党员,参与活动。如由红星美凯龙党支部组织的十九大精神党课、红色影片观赏活动;中咨华宇党支部组织的 “走进军营国防教育”、“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大学生士兵宣讲团等活动,安泰旅游公司组织的“学习毛丰美,实干促振兴”党日活动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受非公企业党员的欢迎和认可。四是实施“红色平台”共赢计划。商圈党建工作最终要落实到搭建合作共赢平台,促进商圈经济发展,企业效益提升上来。只有这样,商圈党组织才有号召力,有凝聚力。龙之梦商圈综合党委,始终坚持搭建“红色平台”,服务商圈企业实现合作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和经济工作的互促共赢。通过这个平台,商圈内21家非公党组织紧紧地联在了一起,促成了10余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其中,红星美凯龙大东商场、老龙口等企业都与安泰旅游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龙之梦大酒店与商圈内的20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红色平台已成功对接了20余个项目,在抓好党建的同时,增强了商圈的经济效益。
商圈党建工作有序开展,机制保障至关重要。对于商圈党组织和党员而言,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能够为有效地促进工作提供驱动力和保障力。龙之梦商圈在制度建设上,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工作领导机制。将商圈党建工作纳入党工委书记述职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党工委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商圈党建工作;二是建立协商议事机制。由区市场监管局、区地税局、团区委、区房产局等机关职能部门和商圈非公党组织组成“商圈党建联盟”,定期组织协商会议,企业提出“问题清单”,职能部门现场对接,解决问题。三是健全结对帮扶机制。采取一个党建基础较好、规模较大企业和多个基础薄弱、规模较小企业结成党建共建对子的“1+n”形式,使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以“建设大商圈、构筑大党建”为主题,紧紧围绕商圈经济发展目标,打破行业体制的分割及行政管理的各自为政,整合社会资源和党建工作要素,扩大组织覆盖面,优化组织设置,形成了行业联合,区域整合的党建模式。为积极推行和完善这一新型党建模式,努力实现了“三个转变”,即领导方式从封闭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向指导、协调、服务的方式转变;组织方式从过去的以条为主、条块分割,向条块结合的网络化方向转变;活动方式从过去比较多的依靠党组织自身力量,向更多地调动和依靠商圈各类资源的方向转变。两年来,商圈内的党组织不断得到壮大,实现了非公党组织“新增一个、覆盖一个”,党组织“组建一个、规范一个”,党员“发现一个、管理一个”,彻底激活商圈内各党组织的“神经末梢”;通过建立开放式的工作机制和创新服务活动载体,寓党员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逐步解决了商圈内党员和党组织的教育管理难问题。商圈内呈现出“三升一降”的喜人趋势,就是亮身份的党员数不断攀升、入党积极份子数不断攀升、客流量不断攀升,消费者投诉率直线下降,有力促进了商圈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