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勇于冒险求胜,你就能比你想象的做得
2、果中无有业,业中亦无果,但因由于取业而生果。没有天与梵天作为轮回的
3、没有人可以独霸舞台,哪怕他是天下第一的皇帝;没有人可以不下舞台,哪怕他将自己的骨灰撒在
4、在日常生活中,要常常自我反省,紧记“对人要宽心,讲话要细心”,如此必可化解“含毒”之心,圆融一切众生。
5、花开有声,风过无痕。坐亦禅,行亦禅,缘起即灭,缘生已空。不要刻意的去追逐,一切遵循自然的规律,开心轻松。
6、云何止相?谓所思惟无分别影像之相。……云何观相?谓闻思修慧所思惟诸法相。(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十一
7、【化瞋恨为爱】佛陀一再教诫我们:要好好调节自心,把瞋恨、怨嫌之心转化为爱心、宽心,时时刻刻宽恕别人,发挥爱念。
8、向心底深处问:我这样做,对法门有利吗?对众生有利吗?弥陀欢喜吗?久之,就能听到弥陀的无声之声,确知弥陀与我同在。
9、佛经上说:“生又何尝生?死又何曾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本来就同在一个循环中。所以说:死是生的开头,生是死的起点。
10、用平静与深刻的洞察力来滋养自己,你将能够在今生与来世享受宁静的滋味。你将远离无明的饥荒,并且自然而然地想要从事禅修。
11、人生的痛苦和悲哀都来源于自己的内心,只有克制自己,不为欲望所驱使,才能使心灵更清净,才能拥有快乐的心境,才能成就自我的追求。
12、佛性有六,何等为六?一常,二净,三实,四善,五当见,六真。复有七事,一者可证,余六如上。《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五,高贵德王菩萨品
13、平常心就是从不平常的事物中,发现至美。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常思人之美,不以一省掩大德;常思己之过,医好心病心生乐。
14、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抱持一颗“精进”心。精就是“不杂”,进就是“无退”。意即要做一件事,必须专心才能做得成,无有二念才会有进步。
15、【佛心禅语】 性无有异,用则不同。在迷为识,在悟为智。顺理为悟,顺事为迷。迷则迷自本心,悟则悟自本心。一悟永悟,不复更迷。一《马祖》
16、共富不是要分富人的财产,而是要先富者承担起带领共富的责任。这应该是提出先富论的前提。先富者是理论的受益者,富而忘却责任就是对理论的背叛。
17、如人见瓶,以无水故空,如是五阴之中,不见有人故空。又如瓶体非实,是假名有,如是五阴之中,不见有五阴故空。(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十四
18、于甚深法,随己所取,执着妄说,违背正法,习诸外道腐败种子,设在余方,应为除灭,彼腐败者,一切天人,应共摧伏。《大宝积经》卷一一九,胜鬘夫人会
19、【佛心禅语】 倘使生活中缺少了安详,而怀着挫折、无奈、怀疑、恐惧、忧虑的心态去过活人生,那生活对生命来说,毫无疑问就是一种惩罚了。——耕云先生
20、若不从天人,希望求侥幸,亦不祷祠神,是为最吉祥。《法句经》卷下,吉祥品非道求清净,供养祠祀火,不识清净道,犹如生盲者。《杂阿含经》卷五,第102经
21、除非,她找一个对她俯首听命的小丈夫,那样的男人多半阳刚气不足、怯懦、没有主见——通常这样的男人没有担当,一旦遇到重大变故,只会采取逃避的方式。
22、【佛语禅心】 人与人之间应避免恶语相向。但有的人就是不修口德,总是以刻薄、恶毒的话语刺伤别人。嘴巴的功能,在这种人身上真是被滥用甚至“恶用”了。
23、【佛心禅语】 有了淡泊之心,天天都是好日子。它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 开朗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处世心理。有了这种心态,还有什么不能 忍耐?
24、【佛心禅语】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的觉悟本性并不像一棵菩提树,先天纯洁清净的心也并不如同镜 子,原本就不是有形体的东西,又能在哪里沾染上尘埃。
25、【佛心禅语】 情能否放得下?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失去理智。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可称得上是理智的“放”。
26、【佛心禅语】 日用尘劳中,种种不如意事,是众生病,一念回光返照,是佛药。苟能于佛于众生,直下不生分别,则病瘥药除,始契得。——《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27、知足常乐,内心平静,胸怀豁达,气如百川。就会体验到一种真爱,一种平凡,一种幸福,一种感觉,一份禅意。让生命如诗如画,清纯如珠,内涵丰盈,浓郁芳香。
28、耳目不防护,贪欲从是生,是名为苦种,生臭汁潜流,诸觉观气味,依于恶贪嗜。聚落及空处,若于昼若夜,远离修梵行,究竟于苦边。《杂阿含经》卷三十九,第1081经
29、看世界不光要用眼睛,还要用心。失去欣赏能力的人是可悲的,他的心已经变得衰老。一个人的胸怀是否宽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是否能欣赏他人,义是如何欣赏的。
30、与其说我念佛号,不如说名号吞噬了我。被名号吞噬,成为如来法身腹中的众生,又岂能不往生?蚕吃进桑叶,吐出柔软洁白的丝。名号吞噬了我的烦恼,吐出安心的喜悦。
31、如来以一切譬喻,说种种事,无有譬喻能说此法。何以故?心智路绝,不思议故。诸佛菩萨但随众生心,令其欢喜,为说譬喻,非是究竟。《华严经》卷五十二,如来出现品
32、时光似水远去,品一杯香茗,展一卷书卷,静静在时光流年品味,素笔执念,禅心菩提。回忆走过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记忆,如诗如梦沉香萦绕在岁月的长廊飘荡怡芳。
33、【佛心禅语】 同样,觉醒之道也是如此,它具备增长众善和净化烦恼的功德,并不断地引领行者朝着佛果的大海迈进。增长众善的功德,是爱心;净化烦恼的功德,是智慧。
34、【佛心禅语】 天下以美妇人譬好花,以好花譬美妇人。殊不知以人譬花,以花譬人,而能譬譬者,非花非人也。故日:“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紫柏尊者全集》
35、一切广大诸刹土,如影如幻亦如焰,十方不见所从生,亦复无来无去处,灭坏生成互循环,于虚空中无暂已。莫不皆由清净愿,广大业力之所持。《华严经》卷六,世界成就品
36、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子女能在社会上从事好的行业。如果为人子女的,能够事业有成、安分守己、利益社会,实至名归地得到赞扬,就是使父母最满足的孝养。
37、谁掌握了真理呢?真理在谁手中呢?自古以来,哲人、智者、国王、强盗争辩不休,皆毫无意义。唯有“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不断称念者,便是掌握真理的人。
38、【佛心禅语】 让你的老年过得像童年一般天真烂漫,让你的童年过得像老年一般沉着稳重,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傲慢,也不要使你的谦卑缺乏智慧的成分。一《佛陀的格言》
39、【天天禅语】当我们受到别人赞美的时候,如果我们谦虚对待的话,我们的福德便会更加增长;当我们受到别人赞美的时候,如果随之生起我慢的话,我们的福德不久就会消失。
40、不自在相为无我相。南传(锡兰)觉音《清净道论·论行道智见清净品》一切法皆属因缘,属因缘故不自在,不自在故无我,我相不可得故。(古印度)龙树《大智度论》卷二十二
41、【佛心禅语】 问:“佛性与烦恼俱不俱?”答:“俱虽然俱,生灭有来去,佛性无来去,以佛性常故,由如虚空。以是无来去故,三世无有不生灭法。”——《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42、【爱发脾气怎么办】发脾气非常简单,要控制脾气就不容易了,这是人的通病。众生多“嗔”——爱发脾气,这是烦恼的根源;这些根源不除去,智慧就无法增长,观念也无法正确。
43、以赤子的眼光去打量这个世界,世界一片清澈;以赤子的心去爱这个世界,世界便充满爱。如果每个人都能在内心留一角赤子的纯真,那么人世间或许就不会这样浑浊、肮脏、动荡和绝望。
44、很多人都想成就,却往往不能如愿以偿。至今仍然没有获得成就,并不是意味着我们缺乏成就的能力,而是自大与私心阻碍了内在潜能的展现。自大会阻碍获得解脱,私心会阻碍证得佛果。
45、人际关系若演变到这种地步,别人怎么肯为我们付出呢?减少一分外界的助力,自己也就少了一分立足社会的因缘,势必无法在群体中与人合群相处。总之,无法容纳别人,就不易成就事业。
46、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前出家圣,此在家圣,皆胜义僧。《大方广地藏十轮经》卷五
47、修行人要有佛陀的大慈悲心,要有拔除众生苦难的意愿和担当,要心系众生的苦乐。众生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众生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大家要互相共勉;为工作而生活,为救度众生而努力。
48、什么是智慧?智慧是一颗仁慈、善良的心,是能辨别是非善恶的慧根,能发挥对社会人生贡献的力量。所谓“计利当计天下利”,能“乐人人之乐为乐,利人人之利为利”,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49、不应该自吹自擂,不应该胡言乱语,不应该学会骄傲,不应该挑起争论。不应该堕入欺诳,不应该故意作恶,不应该根据生活方式、智慧、德行戒行轻视别人。《经集》第四品,第十四章《迅速经》
50、做人如兰,淡泊自然。淡泊的人生,如一株幽兰,静静地生长,默默地开放。开花不为与百花争艳,只为不辜负了宝贵的生命。远离尘世的喧嚣,独居幽处而从不寂寞,与世无争而又从不孤芳自赏。
51、由不称理作意为因,无明为缘,令诸有情发起杂染。……有二因二缘,能令一切有情清净,所谓由他顺音,及由内自如理作意。违理作意及无明,为彼有支生根本。《大宝积经》卷三十八,菩萨藏会
52、越是不能放下,越容易失去;越想牢牢抓住,越消失得快。越想拥有的,常不属于你;越想把握的,常已失去。越是看重的,越得不到;越是在乎的,越抓不住。那些想要的东西,大都不在你身边。
53、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彼此的因缘际会中生生不息地存在着,存在即为合理。即使人类成为了自然界的最高生命体,我们依然不能去主宰大自然,因为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且要依赖大自然而生存。
54、《维摩经》卷下,菩萨行品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起无上大菩提心,住无所得,劝诸众生同发此心,以真实法一四句偈施一众生,使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真实波罗蜜多。《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报恩品
55、在生命的点与点之间,快如迅雷,没有一点空隙,甚至容不下思考,就有如狐追兔,兔子奔越逃命一样,我每想起这个禅的故事,就想到:兔子假如能逃过狐口,在喘息的时候,一定能见及生命的真意吧。
56、【佛心禅语】 问:“闻一切舛动咸宁皆有佛性,譬我人身中虫类,若皆有佛性,岂非一身全佛?不解请指教!”答:“只可云一身全是佛子,因尚欠修,现不是佛,如金在矿,须待冶提。”——李炳南居士
57、【佛心禅语】 生活中会有很多让我们无法承受的负担。如果我们不肯放下这些重 负,就会痛苦不堪,也不会得到快乐。其实,只要我们能够放下肩负的包 袱.轻松前行,快乐就会悄然而至,烦恼就会悄然远去。
58、其所得损益,唯在人之善用心与否耳。”在佛法的世界里,善乃是一切生命的本质。一花一世界,世间万物皆有生命。因此,我们要学会珍惜生命,以爱心为本,以慈悲为怀,将德与善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59、唯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若无般若,则成迷信,只是附法外道,煮砂终难作饭。若不以净土为归,则于现世,决定难出轮回,再出头来,不知何年何劫。故愚呕心沥血,以此为劝也。(当代)黄念祖《谷响集》
60、念佛念心,念心念佛,佛不外心,心不是物。自性光明,心心照烛,妄想潜踪,形骸空谷。净土不离目前,莲花常衬两足。何必待死后方生,即现前不出不入。此正普光三昧,只在当人一嗾。(明)憨山《念佛铭》
61、【佛心禅语】 每天的言行举止,也和走路一样,都是修行。因此,我们每天开口, 所说的言语都要是正语,利益别人之语,借着不断的熏修,将原来不习惯 以爱语赞叹、关怀他人的心,转成喜悦爱语、柔软慈悲的心。
62、酒与酒文化本为一体,因为喝的人不对而逐渐疏离,结果,只剩下酒而不再有酒文化。酒可解忧,其实解忧的不是酒,是喝酒的气氛和喝酒人的心境。许多人理解错了,以为解忧之酒等同以酒浇愁,因此喝得越多,愁也
63、人在世间,不离世俗事。如能厘清人我是非,凡事看得开、想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善尽本分,圆融人事,即是通达“俗谛”。能透彻了解佛陀说的一切真理,契入般若,心正念定,不被外境所转,此谓通达“真谛”。
64、【佛心禅语】 人不怕比别人差,就怕不信任自己。其实,许多人本身已经是很优秀的了,但由于过谦或过卑,总不承认自己,这都是人性的弱点。自信是人生的动力。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才会恰当地选择应负的使命。
65、【佛心禅语】 人活一世,谁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我们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着一 份助人后的快乐。人与人之间互赠“玫瑰”,为大家的生活都平添了诸多 快乐。这时,我们与其说是手留余香,倒不如说是“心有余乐”。
66、芸芸众生处在这个婆娑世界上,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得很幸福、很快乐,但是事实上不如意的事经常会发生;唯有多行善事、多结善缘、多讲好话、多撒播欢喜的种子,才能少计较、少烦恼、少发脾气,才会得到幸福和快乐。
67、禅坐当身体疼痛时,我们的散乱心才能收回来、才安住在身体上、此时的昏沉才赶跑、欲望才消失,往住在身体稍作舒服后又会出现昏沉、散乱、欲望,所以说初期修禅疼痛反而有利于产生定力、淸明、智慧等一系列的基础。
68、【佛心禅语】 释迦牟尼佛说:“不要忽视小恶。火花尽管再小,却会烧掉像山那么 高的干草堆。”一个人犯错误,也往往是从并不起眼的小事开始的。俗话 说“小时偷针,大了偷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69、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人没走,茶就凉,是世态炎凉。一杯茶,佛门看到的是禅,道家看到的是气,儒家看到的是礼,商家看到的是利。茶说:我就是一杯水,给你的只是你的想象,你想什么,什么是你。心即茶,茶即心。
70、五戒应受持,人成即佛成。佛教的五戒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其实也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如果大家都能共持五戒,上慈下孝,不偷不淫,社会自然净化祥和安康;一个人受持五戒并切实践行,就表示人格完美,也就可以成就佛道了。
71、人生需要有梦想,但梦想不是人生的全部工人生需要有快乐,但快乐同样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的意义在于梦想不灭,快乐常在。因为有梦想,我们才有实现梦想的快乐,也才能体味不达梦想的痛楚。人生有百味,少一味都难免遗憾。
72、【佛语心经】 事物是互相联系的,人们可以通过事物的一部分,来推测这个事物的全貌。因此我们认识一件事物,不仅可以依靠直接经验,还可以依靠间接经验和逻辑推理,运用类推、归纳等思维方法,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够举一反触类旁通。
73、越来越觉得语言是多余,简直是噪音;起心动念不但无益,实是多事,打闲岔。有念头即有染,但习性仍然如故。阿弥陀佛。松涛、海浪,让人心寂静、安息,因为它们扫除我们的分别念。汽车、建筑工地的噪音,碾压我们的心,令它破碎、抓狂。
74、【佛心禅语】 生命只有一次,而人生也不过是时间的累积。要生存,就必须要有危机意识。假如你让当下的时光白白流逝,就等于缩短了一天的生命。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先把握现在。每天一个人保持只争朝夕的精神,其生命才会流光溢彩。
75、做一件事,必须具有决心、耐心、信心,并且专心。不要有与人一争长短的念头,要懂得缩小自己,才能进入别人的心目中;并非扩大自己的架势,而是稳重又谦虚,以包容的心与人相处,如此才能建立人缘。人和则事顺,自然能圆满达成工作目标。
76、【禅心寓言】人心就像一个容器,装的快乐多了,郁闷自然就少;装的简单多了,纠结自然就少;装的满足多了,痛苦自然就少;装的理解多了,矛盾自然就少;装的宽容多了,仇恨自然就少。你用它洗东西,它就是一个喜剧;你用它做杯子,它就是一个悲剧。
77、人是以感情来维持生命的,在我们一生中,“感情”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夫妻有夫妻的感情,父子有父子的感情,兄弟姐妹有兄弟姐妹的感情,亲戚朋友有亲戚朋友的感情……感情维系了社会的伦理,维持了家庭和乐的生活,可以说人几乎无法离开感情而生存。
78、男人为阳,女人为阴。所以大多数男人爱温柔贤淑的女人,需要女人的阴柔来与自身的阳性场态相生相合。男人一般不会爱上比自己强势的女人,所以一个强势的男人越有本事,他处的地势越高,可以俯视的女人就越多,因为这世间处于弱势的女人毕竟占多数。
79、逆顺之境是为自造业之果报,若于因地上觉知“至道无难,惟嫌拣择”, 有何境界可阻我诱我?如何不拣择?且以深心谛观,好丑皆是因缘所生 法,因缘生灭无一实性可执,好丑即为空性。心若不妄生喜恶,好丑平 等无别,于此便能随心自在,作护法报佛恩。
80、人生就像一面镜子,给欲望之心投影于黑暗,给清宁之心照彻于光明。世间的因缘际遇深不可测,我们不知从前生哪个喧闹的城,迁徙到今世这个陌生之都。向佛之路是平坦宽阔的,不是赶赴红尘,洪水里来,烈火中去,非要将你伤得血肉模糊,才算是走过劫数。
81、如何以一心调伏乱意?人的头脑转动不停,做各种各样的梦,起各种各样的担心,生各种各样的气,如果任由思绪纷呈,只能平添烦恼而没有任何好处。如果将心神专注于一件事上,烦乱的心绪自然没有了,对身外恼人的人和事也不再敏感,从而能保持宁静的心态。
82、【放下是大智慧】放下了虚无,便学会了稳重;放下了真实,便懂得了看破。下了自己,便懂得了慈悲;放下了别人,便懂得了自在。下了无明,便懂得了安住;放下了觉悟,便懂得了随缘。下了众生,便懂得了超脱;放下了佛果,便懂得了无悔。下,便是圆满的光明。
83、【心灵禅语】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以貌取人无疑是舍本而逐末。《巴黎圣母院》里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相貌丑陋,却善良勇敢;神父伏罗洛道貌岸然,阴险狠毒。心灵美远比外表美重要。可是日益火爆的各种“选美”活动却毫无例外地存在着一个无法克服的弊病,就是
84、如此,上班的员工便会计较:大家都休息,我也应该休息——“休息是为了让明天有更好的精神和体力。”其实,人有哪一天是休息的呢?每个人一生中不断地消耗体力,爬山、郊游、应酬、看电影、上馆子……无一不是在活动,无一不是在消耗体力,仅是观念上的差别而已。
85、日常之种种行为,或善或恶、或喜或悲,皆为心之显现。心就是行为之 本身吗?心是行为之外的一个主宰吗?若心之本身为善,为何又会去造 恶?若心是独脱之主宰,当我们做违心之事时,心的主宰力又体现在哪 里?色身之一切行为,皆是缘起,缘起即无自性即空,心在哪里?
86、【美丽晨曦】快乐地去生活,去感觉,去释放自己的内在,把整个的人放松,让你心思集中在你做的事上,而不必在意外在的一切,让自我的内在得到彻底地展现。的内在仿佛在另一个四维的空间,在另外的空间欣赏你,观照你,这样,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天堂,生活充满快乐。
87、其实人的心何止能大能小,亦可净可浊,由此既能生快乐,又能生烦恼。人生的痛苦和悲哀都是来源于自己的心。一个人心中若太过执著,自然会迷失在欲望的丛林中,分辨不出正确的方向;只有心如水般清澈,如月光般轻盈,如莲花般纯净,才能拥有快乐的心境,拥有单纯的幸福。
88、谁装点了你昨天的风景,谁惊扰了你昨夜的梦?谁让你愉悦或忧郁,谁让你快慰或痛苦?这些已不重要,就让它们和夜晚一起封存。日子被明亮的早晨刷新,迎接你的是全新的生活,等待你经历的是不一样的人生,你必须轻装前行。早安!朋友。让朝霞灿烂你的心境,让微笑伴随你的行程。
89、在芜杂的世界中要活得轻松,灵魂就不能负重。灵魂若能够自如地飞翔,人生就不会阻塞,唯流畅方能抵达生命的真意。无需刻意地面对世间的一切,遇到不能过去的河流山峰,我们不妨绕一个诗意的弯。如果你真的热爱轻松,即使这个弯再无趣,也一定能绕出二分美好、七分流畅、一分安详。
90、无论世法、佛法,动静,顺逆,语默,但发慧眼,镕习气,磨砺身心,增益我所不到者,即实工夫。……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以殷重心治轻忽心,一言有益于己,便应着眼铭心;以深广心治将就心,期待誓同先哲,举措莫类时流。(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一
9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过程是我们人生最美好的体验,迎着太阳,我们走向美丽的大地,看着夕阳西下,扛着锄头回家,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美好呢?这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应该是一样的吧!所以,我们一定要寻求每一天的充实,世界上很少有永恒的东西。——海涛法师
92、【天天禅语】为什么要修观死亡无常呢?对于修行人来说,最大的障碍就是对今生今世的贪执,也是过于追求此生此世的名利。只有观修无常才能去掉这个贪执,断除对名利的过分追求。如果不断掉对此生此世的贪执,佛法的知识再丰富,修行的时间再长久,戒律守持得再清净,也谈不上是修行者。
93、古教有云:声闻尚有出胎之昧,菩萨亦有隔阴之昏。况近时薄解浅悟,而自救不了者乎?纵有悟处深,远见地高明,行解相应,志在度人者,奈何未登不退,力用未充,居此浊恶,化此刚强,此亦先圣之所未许。如以未完不同之舟,济多人于恶海,自他俱溺,其理必然。(明)天如惟则《净土或问》
94、【佛心禅语】 贪者追逐名利,导致堕入饿鬼;行者少欲知足,生起出离之心,超越三界轮回,获得解脱自在。嗔者害人害己,导致堕入地狱;行者自利利他,圆满菩提之心,普度有情众生,成就色身佛果。痴者取舍颠倒,导致堕入畜牲;行者证得空性,圆满法界智慧,远离一切戏论,成就法身佛果。
95、【天天禅语】原则:水虽然遇方则方,遇圆则圆,但却不会变成器皿,不会改变水自身的本质。同样的道理,修证道德的人能恒顺一切众生,但绝不会改变自己的原则;无论水处于任何形态:固体、气体或液体,水的本质绝不会被改变,同样的,无论我们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永远不变的是佛法的真理。
96、同样的鸟鸣,有人听成美妙的天籁,有人听成喋喋不休的絮叨;同样的早晨,有人当作希望的象征,因而热爱和赞美,有人当作刻薄的监工,因而埋怨甚至诅咒。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早晨,但早晨从不会因人而异,她将与生俱来的热情、宽容、慈善和爱献给众生,不求报答,也不在乎任何颂扬或谩骂。
97、有适合的事做,跟适合的人相处,生存在适合的环境,是人生的一大快慰。人之所以痛苦,便是世间这样的快慰稀有,多数人一生都体会不到。没有快慰,人生岂不无趣?于是我们就自己寻找快慰,把不适合的事做成适合的事,将不适合的人处成适合的人。这样做虽然很累,但可以让你忘记许多痛苦。
98、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有喜欢的人欣赏;我,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我心赏着喜欢的人。我在夜里清歌,音脆里袅娜着清香的味道,唇滋着古朴抑或淮芳,婉约成一曲空蒙的洁净,勾勒着禅隐的生活。我隐谷在那片室香里,缱绻着寂寞,伴着风儿对饮着天露,一半清醒,一半醉,你若懂得,便知道我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