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字不在行——出格
2、二月的韭菜——头一茬
3、属蚊子的——专吸人血
4、看人上菜碟——势利眼
5、三横加一竖——想称王了
6、墙上挂钟馗一鬼画(话)
7、棉花槌打驴——不痛不痒
8、青蛙鼓肚子——气呼呼的
9、大年初一翻日历——头一回
10、豺狼露出笑脸——多加小心
11、狗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三个
12、狗鼻尖吊肥肉——闻得吃不得
13、阎王老子谈家常——尽讲鬼话
14、丝瓜藤牵在桃树上——专靠巴结
15、六七月的石榴花——越开越火红
16、梦中游太空——想入非非(飞飞)
17、病榻上摘牡丹花——贪花不顾生死
18、跑了虾公抓到鲤鱼——坏事变好事
19、【在小算盘上打】见“打小算盘”。
20、一粒黄豆难磨浆,一根甘蔗难榨糖。
21、天上星多黑夜明,地上树多成森林。
22、屁股上挂个死老鼠——假充猎(里)手
23、盼月亮从西出——没一点指望(瑶族)
24、【嘴一份,手一份】(惯)指人能说能干。
25、【走了和尚丢了庙】(惯)比喻两头落空。
26、【冒烟不起火】(惯)比喻心中生气但不发作。
27、【就地起炉灶】(惯)比喻利用现有的条件办事。
28、【买酱油的钱不能买醋】(惯)比喻做事拘泥偏执。
29、【口说曹操,曹操就到】见“说曹操,曹操就到”。
30、摁着牛头喝水——办不到;勉强不得;耍蛮愣(蛮劲)
31、【割头不过碗大个疤】见“砍了头也只有碗口大的疤”。
32、哈巴狗戴牛铃啥巴狗戴铃铛——假充大牲口;快活的狗腿子
33、【有钱难买自主张】(谚)指遇事可贵的是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
34、【睡不着觉埋怨枕头】(惯)比喻自己有问题,却责怪埋怨别人。
35、【锅里无米白添柴】(谚)比喻缺乏关键的条件,一切都是徒劳。
36、【跌进闷葫芦里】(惯)比喻纳闷、迷惑不解。 也作“掉进闷葫芦里”。
37、【好客主人多】(谚)好客:有钱人。指对有钱的客人,愿以主人身份接待的就多。
38、【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谚)指关键时刻落后了一步,就会步步落后,陷入困境。
39、【十网九网空,一网就成功】(谚)比喻做事不怕失败次数多,只要有一次成功就行了。
40、【老婆们斗牌——一张一张地来】(歇)斗牌:玩纸牌。指做事不急于求成,逐步进行。
41、【瞌睡给了个枕头】(惯)比喻正需要什么就得到了什么。 也作“正瞌睡,来了个枕头”。
42、【饥梳头,饱洗澡】(谚)饿着肚子梳头,吃饱了饭洗澡。指梳头宜在饭前,洗澡宜在饭后。
43、【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惯)但:只。不求有功劳,只求没有过错。 指要求不高,态度不积极。
44、【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谚)指早餐要讲究营养、注重质量,午饭要吃饱一些,晚饭少吃为好。
45、【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歇)和尚搬运木头,是要修建寺院。寺:谐“事”。指出了事或闯了祸。
46、【山恶人善】(谚)山势是险恶的,但居住在山里的人是善良的。比喻人的相貌虽然丑陋,心地却很和善。
47、【打开场锣鼓】(惯)原指戏曲开场前敲一阵聚众锣鼓。比喻在进行某活动之前造声势。 也作“敲开场锣鼓”。
48、【谁家锅底没有黑】释义:谁家都有不光彩的事。例句:唉!这也是劫数啊!其实这也没有关系,谁家锅底没有黑?
49、【 事实胜于雄辩】事实最有说服力。台湾朱秀娟《女强 人》:“你很喜欢辩论是吧?不要来说服我。事实胜于雄 辩。”
50、我的头摔破了,弟弟不停地说风凉话。妈妈指着他的鼻子说:“你真是穷不帮,富不帮,挖稀泥背洋枪。”(山东·单县)
51、【有千年产,没千年主】(谚)有千百年不变的产业,却没有干百年不更换的主人。指财产是长久的,主人却是会变换的。
52、【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谚)指在饮食上宁可少而精,不要一味贪多。 也作“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
53、哥哥望着我的作文皱着眉头说:“你真是东沟里一犁,西沟里一耙;打一棍子枣树,梨树没了皮。净瞎扯。”(山东·昌乐)
54、【千招会,不如一招熟】(谚)武术招数练得再多,也不如有一招是独到精熟的好。指练功不在招数多,而在有精到的绝招。
55、【银子不打眼,又会说话又会喊】(谚)不打眼:不起眼。指银钱虽然是个死东西,但用它托人情办事,比人说话灵验得多。
56、【打蛇随棍上】释义:用棍子打蛇,蛇倒顺着棍子爬上来了。比喻因势乘便。例句:祥表哥很老练,打蛇随棍上,一步步追入。
57、【娶个媳妇,过继出个儿】(谚)过继:把自己的亲生子给别人做儿子。指儿子娶了媳妇就疏远了父母,等于把儿子过继给了别人。
58、妈妈给我做了条新裤子,没几天,膝盖就磨破了。妈妈说:“你身上是不是长牙了,刚穿几天啊,新裤子就破了洞。”(安徽·天长)
59、【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谚)良相:为民造福的好宰相。指一心为民谋福的人,应有宏伟的志愿:当不上好宰相,定要当个好医生。
60、【瞒人没好事,好事不瞒人】(谚)正大光明的事不会瞒哄人,瞒哄人的事不会是正大光明的。指做好事光明正大,做坏事偷偷摸摸。
61、【秤砣虽小压千斤】(谚)指杆秤上的秤砣虽然小,却能压住千斤的重量。比喻岁数小或身材矮的人往往很有智谋与才能,不可小觑。
62、【 秋风扫落叶】形容来势迅猛,迅速扫除。张孟良《儿女风 尘记》:“救济院的传染病还在流行,孩子们像秋风扫落叶一 样接连着死去。”
63、【 坐大船,划懒桨】比喻在集体中混日子,不努力工作。 《北京日报》(19:“多年来,人们习惯于有患同当, 有福同享,坐大船,划懒桨。”
64、【吊死鬼说媒——白绕一番舌】(歇)绕舌:迷信传说吊死鬼的舌头伸出嘴外很长,说话时要把舌头绕起来。绕:谐“饶”。指白费一番口舌。
65、【六月戴毡帽——不看气候】(歇)毡帽:严寒时所戴的用羊毛毡做的帽子。比喻不识时务或不看时机。 也作“六月间戴毡帽——不合时宜”。
66、在家里,我常告弟弟和姐姐的状。妈妈不高兴地说:“你不要吃自己的饭,量人家的肠子。少操点闲心,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吧!”(河南·民权)
67、【恶人先告状】释义:坏人干了坏事,却抢先诬告别人。例句:总之,他实行了一句俗话:恶人先告状。他逢人便说,一口咬定是合作社把人治死。
68、【三天不害人,一身筋骨疼】作恶成性。沙汀《淘金记》:“不 是吹牛,他的把戏我还看得少了?三天不害人,一身筋骨 疼,杂种就是这种货色!”
69、【驼背夹直,其人不活】(谚)驼背:后背隆起的人。如果硬要把驼背夹直,那这个人就没命了。指矫正事物的缺陷,要因事制宜,过激就会适得其反。
70、【比棒槌多两个耳朵】人如同棒槌,只是多两个耳朵,老实, 死板,无能。邓友梅《烟壶》:“您病着,那一位比棒槌多两个 耳朵,我不自己办谁办?”
71、【天不言而自高,地不言而自卑】(谚)卑:低下。天不说自己高,但自在高处;地不说自己低,但自在低处。借指人的高下自有公论,不在自夸或自贬。
72、邻居张某因偷窃被公安局抓去了。爷爷摇摇头说:“上个月他叔叔因打架被抓去了,现在他又被抓,真是‘塘败出泥鳅,家败出毛猴’啊!”(安徽·阜阳)
73、【搭锯就见末】马上就见成效。或说:锯响就见末。成语: 立竿见影。李准《老兵新传》:“这不能说可能。要说能不 能,我们办事情不能搭锯就想见末。”
74、【贞洁女子街上走,板壁缝里出妖精】(谚)大街上行走的往往是贞洁女性,寻欢偷情的女性往往守在屋里不露面。指女性是否贞洁,并不在于是否在公众场合露脸。
75、【打人莫打膝,道人莫道实】(谚)实:实情,这里指隐私。打人不要打膝盖骨,打坏了人就无法站立;说人不要揭隐私,揭开了人就无法做人。指揭人隐私是极不道德的。
76、【刀搁在脖子上】有杀头的威胁。多指不怕这种威胁。成 语:临危不惧、宁死不屈。孙犁《风云初记》:“你们不要看我 平常胆子小,遇上了,刀撂在脖儿颈上,我也不含糊!”
77、【报喜不报忧】释义:只说好的,不说坏的。比喻虚报成绩。也说“报吉不报凶”。例句:“会不会因为马之悦去年犯了错误,现在想要讨好、表功,故意跟自己报喜不报忧呢?”
78、【老何家的姑娘嫁给老郑家——郑何氏】(歇)旧时女子出嫁后,在自己的姓氏前面冠以夫姓作为姓名。郑何氏:称嫁给郑家的何姓女子,谐“正合适”。指正好符合实际情况或需求。
79、【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谚)酒是白色的,喝多了却使人面红;金子是黄色的,却能诱发世人贪取的黑心。指对金钱的贪婪能使人丧失天良。 也作“吃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
80、【亲的掰不开,疏的贴不上】(谚)掰(bal):用手分开。关系亲密的,掰也掰不开;关系疏远的,靠也靠不拢。指人际关系的亲与疏是自然形成的,勉强不得。 也作“亲的疏不开,疏的亲不拢”。
81、【打人一拳,防人一脚】伤害别人,会遭到报复。清代《三侠 五义》:“那人忙中有错,忘了打人一拳,防人一脚,只听 ‘拍’,面上早已着了石子,哎哟一声,顾不得救他的伙计,负 痛逃命去了。”
82、【 脑袋掖在裤腰带上】冒着极大的危险,准备掉脑袋。或 说:脑袋提在手里/提溜着脑袋过日子。成语:出生人死。 台湾李敖《世论新语》:“如果想在政治上争一席之地,就该 把脑袋提在手上玩。”
83、【跟着铁匠会打钉,跟着木匠会拉锯】跟什么职业的人在一 起,就学习什么技能。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你呀, 跟着铁匠会打钉儿,跟着木匠会拉锯。你一个黄花闺女,跟 他这种人凑合啥!”
84、星期天,爸爸邀了几个朋友在家里打麻将,我在一旁看。奶奶走过来赶我走,我不愿意走。奶奶嚷道:“跟着啥人学啥人!老子整天浮水,儿子做了溺鬼;老子偷瓜盗果,儿子杀人放火。”(山西·平陆)
85、【有吃刀子的嘴,还得有化刀子的肚】释义:比喻不仅要有决心,还要有真实本领。例句:当然,对待困难仅仅不怕是不够的,有吃刀子的嘴,还得有化刀子的肚,我们必须正视它,必须一个一个加以解决。
86、【亲帮亲,邻帮邻】(谚)指亲戚、邻里之间关系紧密,有事定要相互帮助。也泛指有亲密关系的人们,凡事都会彼此关照。 也作亲帮亲,邻帮邻,和尚顾的是出家人。 亲帮亲,邻帮邻,土地爷帮的是灶爷神。
87、【老牛力尽刀头死】比喻勤劳善良的人被害,结局悲惨。 柳青《创业史》:“白占魁为了自己没有能当上干部,竟能唱 出‘老牛力尽刀头死,忠心为国不出头’的秦腔发牢骚,高增 福听了简直发呕,唾了几口酸水。”
88、我一听到别人吃东西的声音就馋得直流口水。有一次,我正在做作业,忽然听到妈妈吃东西“咔咔”地响,连忙跑过去。妈妈见了哭笑不得:“你呀,真是蚂蟥听不得水响。这苹果我才咬了一口,你就赶来了!”(湖南·长沙)
89、【路上行人口似碑】(谚)碑:刻在石上的碑文。人们对人对事的评论与传播,像刻在石上的碑文一样,无法抹掉。指是非自有公论,不需自己辩解。也指事情一旦发生,也就无从隐瞒。 也作路上行人口胜碑。 路上行人口是碑。
90、【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有权有势,就能发号施令。清 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三天成殓之后,龙光就自己当 家,正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陆续把些姨娘打发出去, 有给她一百的,有给她八十的,任她自去择人而事。”
91、【 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意即个人 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国家,也说:公家、集体。反义说:家事 再小是大事,国事再大是小事。《小说月报》(:“国 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话虽不 错,可惜只是讲给我们这样的人听的。”
92、【 盐罐不生蛆】盐能杀菌,盐罐自然不会生蛆。盐罐,谐音 严管;不生蛆,即不变质,意为严格要求就不致腐化变质。 《人民日报》( 19:“打铁先得自己身子硬。领导不 受下级的礼固然好,但自己不向上级送礼也很重要。让他 人‘盐罐不生蛆’好,让自己的‘盐罐不生蛆’更好。”
93、【 山中方十日,世上已千年】山中,指神仙所居之处;世上, 指人间。这本是一种神话传说,但它的想象符合时间是相 对的这一科学思想。现多用来指与世隔绝,闭塞。张贤亮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说不定下山以后,山下就成了另外 一个世界了。唉,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呀!”
94、【十八般武艺,无有不拈,无有不会】(惯)十八般武艺:刀、枪、剑、戟、棍、棒、槊、镗、斧、钺、铲、钯、鞭、锏、锤、叉、戈、矛十八种武艺。 形容武艺出众,精通每一件兵器。 也比喻人掌握各种技能,什么都会。 也作十八般武艺件件皆能。 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十八般武艺样样皆通。
95、【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句俗语形容自私自利、少管闲事、明哲保身的为人处世的消极态度。此语出自宋代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此语诞生以来,流传甚广。要说对此语有独到见解的,还是非鲁迅莫属:这乃是“教人要奉公、纳税、输捐、安分,不可怠慢,不可不平,尤其是不要管闲事。”而对于压迫者来说,这句格言另有一番含义:“所以被压制时,信奉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格言的人物,一旦得势,足以凌人的时候,他的行为就截然不同,变为‘各人不扫门前雪,却管他人瓦上霜’了。”
96、【门神】门神画像多为唐代名将秦琼和尉迟恭。传说唐太宗即位后身体很差,夜间多做噩梦,常见群魔在寝殿内外抛砖扔瓦,凄厉呼叫。群臣建议让元帅秦琼与大将军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卫于宫门两旁,果然,太宗不再梦见闹鬼。太宗念秦琼、尉迟恭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画匠绘制二将戎装像,怒目发威,手持鞭锏,悬挂于宫门两旁,效果依然。后流传民间,人们在画像两边添加一副对联“昔为开国将,今作镇宅神”,与画像一起贴于门上,镇守宅门。门神的形象很多,还有钟馗、穆桂英、四大天王等。与其他神祗相比,门神所受礼遇较差。每逢新年,户主买一张新画像,把旧的撕掉,然后贴上就算完事,所谓“旧桃换新符”,没有供品也没有鞭炮迎送。难怪有一剧本写门神满腹委屈请玉帝另选高明,要撂挑子不干了。
97、【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敢越雷池一步”是我们今天常用的一句俗语,多喻循规蹈矩,不敢破旧立新,思想比较保守。那么,这一俗语是怎么来的呢?据史料记载,雷池地处安徽省望江县东十公里,因古雷水自湖北省的黄梅县界东流至此,久积成池,故名雷池。东晋时置雷戍,辟为江防重地。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和县)镇将苏峻联合寿春(寿县)镇将祖约发动叛乱,大举向东京建康(南京)进攻,忠于朝廷的江州刺史温峤想马上带兵去建康护卫。掌管中央政权的庚亮得知温峤的意图后,深谋远虑,担心拥有重兵的荆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因此,在《报温峤书》中说:“吾忧西垂,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要保建康必须坐镇原防,不要越雷池而向东移。古雷池已不复存在,但“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个俗语却流传至今。
98、【泼妇】“泼妇”是指生活中那些凶悍、蛮不讲理的归女。它源自哪里呢?汉代名臣朱买臣,在家是个“妻管严”,他不想这样狼狈地生活下去,准备外出找官做。妻子对他冷嘲热讽,讥其朽木不可雕,并跟他闹分手。朱买臣只好跟妻子分了手。岂料,这个朱买臣在外真的做了大官,骑着高头大马衣锦还乡时,妻子后悔了,又来找他,要求和他复合。朱买臣拿起一盆水泼在马前的地上,对妻子说:“如果你能把水都收回盆里,我就和你复合!”成语“覆水难收”也是由此而来。姓朱的恶老婆也就有了个“雅号”——泼妇,即像泼出水的妇人,不能再走回头路了。这就是历史上原装的“泼妇”。但“泼妇”的传播却与乾隆帝有关。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乾隆皇帝在一次下江南的行程中,路过古城镇江之时,看到大市场口有两个老妇在叫骂恶斗,极其不雅,不禁叹道:“天下之泼,唯……之妇也。”皇帝一出口,“泼妇”一词流传也就更快了。
99、【安乐窝】“安乐窝”现在指安逸舒适的生活处所。源出《宋史·邵雍传》。据《宋史·邵雍传》载:“邵雍,字尧夫,河南人。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刻苦自历,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朝廷请他做官,他不愿为凡事所累,便离家出走,游历四方。后来,他回到家乡,与外界摒绝往来,闭门不出,潜心研究理学、易学,终成高士。以后,邵雍迁居洛阳。当时的宰相富弼以及司马光、吕公著等贤士也退居洛阳,他们和邵雍意气相投,彼此往来密切。在司马光等人的帮助下,邵雍在洛阳天津桥南置买了一处田园,修建了住宅,插柳种花,自种自收,怡然自得,宛若世外桃源。闲暇之余,焚香静坐,饮酒吟诗,自得其乐。为表示自己安贫乐道,不追求功名富贵的志向,他给自己的住处起名“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安乐窝”一词便成为隐逸文士们对自己居室的谐称,含有淡泊明志、自得其乐的语义。例如,南宋戴复古有“四山便是清凉园,一室可为安乐窝”之句。到了后来,由于“安乐窝”同“逃避艰难困苦,贪图享乐生活”的思想行为有相通之处,于是由原来的不与官场浊流同流合污的褒义转义为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