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核心素养教案摩擦力篇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个词汇在新课标中前后共出现十多次,是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那什么是“语文素养”呢?按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的说法,“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哪里来》)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也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赵福楼《谈谈语文核心素养》)由此,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实践过程:
一、在激发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漪老师也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活动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识,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
1、精心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课前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典诗文。学生对未知的知识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因此,相对于简单机械的抄写,他们对这样的作业更感兴趣。譬如在讲授三年级下期第2课和29课《古诗两首》时,让学生收集描写春天和月亮的诗句;讲四年级上期第1课《观潮》时,我让学生收集描友谊的诗句;学习五年级上期第6课《梅花魂》时,让学生收集描写梅花和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等。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上课时分抽选学生诵读、展示。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收集、甄选资料的能力,又能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文修养。
2、根据课文内容和文体特点,创造、再现课文情境。譬如,在讲四年级上期《搭石》这篇课文时,我就采用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体验的方法。上课时,我在讲台上放上几张白纸作为搭石,告诉孩子们白纸以外的区域就是溪水,让三五个孩子跟着我一起走搭石。学生一看可以上台和老师一起表演,情绪高涨,纷纷踊跃争取。在再现情境的过程中,分两组进行,一组同学与我配合默契,提脚、落脚,动作协调一致,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动作的协调美和韵律美时。另一组同学表演时,我几次故意打乱脚步,让后面的孩子步伐大乱,纷纷掉进溪水中。通过这样的对比试验,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村民之间的默契与和谐,体会到过搭石时的有序和动作的整齐划一,感受到村民心灵之美、民风淳朴之美。这样的学习,生动活泼,很自然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情怀。
二、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代表着学生愿意去学,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广泛阅读、积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1、依靠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来培养学生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章,都是几代大家积累流传下来,经过专家们认真筛选甄别的,在遣词造句等方面堪称范本的佳作。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除了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或片段外,我也会要求学生对其他课文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多读以至成诵。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譬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课文《触摸春天》时,因为这篇课文内涵比较深刻,小学生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不容易理解课文内涵,文中许多句子比较长且难以读通顺,因此教学时我反复让学生诵读,甚至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把盲女孩安静双手拢住蝴蝶和放飞蝴蝶的片段背诵出来。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慢慢地走进了安静的内心世界,对安静细腻而丰富的感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能力,而且在朗读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人物形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读名家名著,写读书笔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腹有诗书气自华”,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周国平先生在《假如我是语文教师》一文中指出:“假如我是语文教师,我只让学生做两件事,一件是让学生大量阅读,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另一件是让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古代教育家都十分重视记诵,要求学生在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历代的文学大师,也无不满腹经纶,具有很好的记诵功底。然而,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生阅读量非常低,粗略估计平均阅读量应在国家出台标准的20%以下。为了帮助孩子们补充文学名著的积累,在教学实践中,我要求学生每天阅读经典名著30分钟以上,做好读书笔记,摘抄适量的精彩片段,优美的句子和词语,并写出简短的赏析文字。每天语文课前也会请一名学生与大家分享读书笔记。数年来,所教班级的孩子课外阅读量大大增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傲慢与偏见》《红与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沈石溪动物小说》《夏洛的网》《绿山墙的安妮》《海底两万里》《老人与海》(为了增加孩子们的阅读量,我采用买、捐书、漂书等多种形式。)等数十部中外名著都成为孩子们如饥似渴的阅读对象。
3、诵经典诗词,背名篇名句。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诗教,可以让人温柔敦厚,让人文质彬彬。因此,我要求所教授的孩子每天自由选择背诵一首诗歌(可以是古代诗词,也可以是现当代诗歌)。课前请一名孩子上台背诵并和全班同学一起诵读(利用显示频展示)。几年下来,孩子们经典诗文的积累相当惊人,范围涉及诗词歌赋文等多种形式。既有古代的经典,也有现当代的佳作。《诗经》中的重要篇目如:《关雎》《相鼠》《芣苢》《木瓜》《硕鼠》《蒹葭》《桃夭》《子衿》《河广》《式微》等,大部分同学都背得滚瓜烂熟。《木兰诗》《将进酒》《长恨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长篇巨制部分同学也能出口能诵。古代经典散文如《资治通鉴》部分篇目、《子鱼论战》《狼三则》《愚公移山》《听颖师弹琴》《陋室铭》《出师表》《孙子兵法》《爱莲说》《诫子书》等也出现在邓人涵、成超、梁铧文等同学的背诵篇目里。徐荣婷等同学背诵的宋词篇目有《念奴娇》《玉蝴蝶》《雨霖铃》《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满江红小住京华》《庆清朝慢》《声声慢》《鹊桥仙》《水调歌头》等数十首。廖尉翰同学背诵的主要是《增广贤文》章节。何俊毅同学用两个月时间背完了一本《毛泽东诗词》。现代诗人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余光中的《乡愁》、戴望舒的《雨巷》等也是很多孩子喜欢的篇目。
课堂阅读和课外经典诗文的积累教学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还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在“润物细无声”中帮助孩子们解决了积累优秀词句少,书写、语表达能力差等问题,实实在在地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识修养、人格修养。
三、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在内的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习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小学习作教学准确定性,为习作教学的改革铺平了道路。写作既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能力,也是语文素养蕴含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的重要的呈现载体。在广泛阅读和积累的而基础上,学生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文学底蕴。那么,如何让孩子们能够将厚积的文学、知识内涵薄发而为优秀的习作呢?
1、结合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要求每个孩子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完成一篇有质量的读后感,经过自己修改、生生互改后,在班上进行读后感交流活动。因为很多同学都是通过借阅和漂书的方式得到书籍的,所以往往一本书同时有几个阅读者,不同的读者写出的读后感又各不相同,这样的交流活动对帮助孩子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几年下来,孩子们先后共完成了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
2、每次习作,我会选择部分同学(尽量不重复)的作文面批精改,字斟句酌地对孩子的习作加以润饰,然后鼓励他们向学校广播站、校报甚至其他媒体投稿,参加各种征文比赛,或者上传到自己的空间。我也同时将这些好的作品上传到家长qq群和互联网上(我在新浪网和中小学教育资源网上申请的博客yshtxy)进行交流展示。孩子们很重视这样的机会,他们往往会把这样的机会视着一种荣誉而对老师充满亲近之情。这样的举措使孩子们写作的兴趣会更加浓厚,会愿意主动去写更棒的作品,这样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写作欲望被充分激发,就会一直坚持写下去,成为自发的行为。
经过数年的坚持,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所做的努力使得所教班级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和语文能力有明显的进步,课外阅读和积累方面也明显超出同龄的孩子,部分同学已能出口成章,出口有诗;作文思路清晰,文笔流畅,旁征博引。语文核心素养教育实践活动,为孩子们在文学、文章修养和文风、情趣风格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核心素养教案摩擦力篇二
核心素养心得体会钟洋
国家督学、国培专家、师范大学李帅军教授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使我受益匪浅。
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含义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内容为九大核心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世界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尽管我国一直在推进素质教育、强调立德树人、力求让学生全面发展,但基础教育的现实并不尽如人意。“应试教育”与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依然严重,学生学习往往是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及探究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效益低,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二、核心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1.专业理念与师德包含下面几个方面:(1)职业理解与认识方面要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2)在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方面要做到:关爱学生;(3)在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方面要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书育人,尊重规律,因材施教,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4)在个人修养与行为方面要做到: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勤于学习,不断进取;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2.教师的专业知识包含下面几个方面: (1)在教育知识方面: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掌握班级、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更应懂得怎样教,怎样才能教得好。(2)在学科知识方面: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及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的联系。(3)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具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开发的知识;掌握根据学生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教学的知识。(4)在通识性知识方面: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具有有关艺术方面的知识;具有信息技术知识;具有有关中国教育国情的知识。
3.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能力:在教学设计方面: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在教学实施方面: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合理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评价方面: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评价学生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2)组织与管理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3)沟通与合作能力: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与同事的合作交流能力;与家庭、社区的沟通合作能力。
通过学习,我对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回归岗位,要亲身实践于教育教学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站在课程的高度设计教学,在核心素养背景中实施教学,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掌握核心技术,让教师专业成为不可替代。
核心素养教案摩擦力篇三
核心素养
范蔚:
2016年初,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
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方向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 思想来源:
经合组织(oecd)的1997年启动的deseco项目 2003年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
2005年 oecd专门发布《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executive summary)
功能论取向
认为核心素养包含了认知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创新能力以及态度、动机和价值观,同时认为反思性,即反思性思考和行动是核心素养的核心。
欧盟:2006年 12 月,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和欧盟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向各成员国推荐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八大核心素养体系,每个核心素养均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描述。
核心素养定义: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
强调核心素养理念的整合性、跨学科性及可迁移性等特征
局限:没有形成严谨的指导性学理体系
——核心素养是指向未来的,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等等,强调课程的跨学科性和整合性。为此,必须要对现有的学科课程进行整合。
作者:
理论依据: 人的教育; 从学习活动的角度看,思维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三个层次:
最底层的“双基指向”,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指向”,以解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最上层的“科学(广义)思维指向”,指在系统的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实质上是初步得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强调学科思维方式的的培养
张华《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出发》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课程改革:
(1)1922 年新学制与新课程改革(2)2001 年新课程改革
两者共同的追求:教育启蒙和教育民主化
为构建我国信息时代的课程体系,教育部自2015 年初开始,既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又直面我国基础教育的紧迫问题,确立了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方向。
经合组织: 界定:
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
“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y)则必须满足如下三个条件:(1)对社会和个体产生有价值的结果;(2)帮助个体在多样化情境中满足重要需要;(3)不仅对学科专家重要,而且对所有人重要。
两大项目:
“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选择”(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es)项目,简称“迪斯科项目”(deseco)
“国际学生评定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e-ment),简称“匹萨项目”(pisa)经合组织关于“核心素养”的内涵所强调的要点是:(1)它是一种高度综合而复杂的解决问题的能力;(2)这种能力能够满足个体和社会的重要需要;(3)这种能力既与特定情境相联系,又能在多样化的情境中具有广泛迁移性;(4)这种能力具有道德性,它能给个体和社会带来负责任的、有价值的结果;(5)这种能力具有民主性,它对所有人都重要;(6)这种能力具有21 世纪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它是“21 世纪素养”。
作者界定:
所谓“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能力和道德,它由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所构成。为应对21 世纪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新挑战,当前全世界共同倡导的跨学科核心素养是4c’s,即合作(collaboration)、交往(communication)、创造性(creativity)和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核心素养不只是课程目标,还是一种崭新的课程观。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究竟该如何“再出发”:(1)首先,要使我国课程改革走向深度国际化。
(2)其次,要继承并发扬我国教育民主化的优良传统。(3)再次,要构建我国素养本位的课程与教学新体系。
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
核心素养界定:
同职业上的实力与人生的成功直接相关的涵盖了社会技能与动机、人格特征在内的统整的能力。
经合组织的观点
美国的企业界与教育界共同提出的“21 世纪型能力”(21st century skills)的概念,则在学科内容的知识之上,加上了在21 世纪社会里生存所必须的高阶认知能力——“学习与革新: 4c”,即“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协同”(collaboration)与“创造性”(creativity)。在核心学 科(3r)及21 世纪课题的基础上强调“信息、媒体、技术的能力”,“生活与生存的能力”。
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提出了“21 世纪型能力”的框架(2013年): 从作为“生存能力”的智、德、体所构成的素质与能力出发,要求凝练“学科素养”与能力 的同时,以“思考力”为核心,与支撑思考力的“基础力”(语言力、数理力、信息力)以及运用知识技能的“实践力”,构成三层结构。(“学力”一般界定为“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或“作为学业成就表现出来的能力”)
我国界定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界定
是学校教育从“知识传递”转向“知识建构”的信号,标志着我国学校的课程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作者的尝试建构: 我国“核心素养”及其形成的概念框架或许可以设想成由四层构成的同心圆结构:(1)核心层: 价值形成。知识、技能是受制于价值观的。所谓“价值观”是每一个人的人格,由信念、态度、行为等塑造而成。因此,诸如信仰、责任、尊重、宽容、诚实、协作等价值的形成,应当置于“核心素养”的核心地位。(2)内 层: 关键能力。诸如信息处理能力、反省思维能力、沟通协同能力、革新创造能力等。(3)中层: 学习领域。诸如语言学科群、数理学力群、人文科学与艺术学科群、跨学科领域。(4)外层: 支持系统。即体制内外的政策性、技术性支持系统。
把握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
能力要素和能力分层(安德逊(l.w.anderson)等人的“修订版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知识维度”和马尔扎诺(r.j.marzano)的学习维度理论)两个视角
单元设计的创造:
第一,寻求学习境脉的真实性。第二,把探究过程还给儿童。第三,创造课堂中的思维文化。
四、表现性评价: 21 世纪型的“学习评价”(一)21 世纪型“学习评价”的指向
20 世纪的评价是基于“学习即知识的习得”、“教育即知识的传递”的学习观与教育观,以测量教师传递给儿童“知识的量”为中心的“量化评价”。相反,重视“21 型的学力”、基于“知识建构”的学习观,重视真正的学习课题,运用量化评价是困难的。
20 世纪的“教育评价”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1)教育测量时代。20 世纪起初的30 年(1900-1930年)是教育测量时代,普及了可靠性高的测量法———客观测验。(2)教育评价时代。接下来的30 年(1930—1960 年)是教育评价时代,开发了基于教育目标这一绝对的价值标准来进行评价的方法,客观性、可靠性高的学力测定有了可能。(3)矫正教育评价的时代。20 世纪60 年代以降产生了从根本上矫正教育评价意涵的新动向———开始尊重每一个儿童的个性与人权,倡导“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从而产生了诸多根本变革评价方式的新尝试。
“效率性”与“真实性”的对立结构往往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教师和学生往往处于“选择效率性的教学呢,抑或寻求真实性的教学”的两难境地。
“真正的学习”强调体现了学科本质的对象化了的学习,在学习中重视同教材(资料、事实、现象)的对话,从而实现据此而展开的学习活动;同时意味着,这种学习在活动主体的内部获得真实性的学习。显然,“真正的学习”是同一味追求“效率性”的原理相对立的。况且,“真正的学习”,倘若没有高度凝练的、反思性的测验,其学习的成就是难以数值化的。
(二)表现性评价: 学习评价的新模式
一般而言,所谓“表现性评价”可以界定为: 从质性的角度,以能够产生思维必然性的某种情境的学习者的行为与作品(表现)为线索,对概念理解的深度与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进行的评价。
“表现性评价”有两种解释。狭义地说,意味着设计能够引发学习者表现其实力的评价课题(表现性课题),然后对其活动的过程与成果进行评价,这就是“基于表现性课题的评价”。
广义地说,意味着从教学中的发言与行为、笔记的记录,学习者的日常学习活动过程,进行不拘形式的形成性评价。这就是“基于表现的评价”。
“表现性评价”也叫“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ement,或译“真正的评价”),因为两者在内涵与外延是几乎是等同的。“所谓‘真实性评价’是在某种特定的语脉中直接地评价运用种种知识、技能的人的行为举止与作品的一种方法”。
核心素养教案摩擦力篇四
小学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人们的思想感情、反应社会现实的艺术。而音乐教育则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的途径。小学的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中最基本的环节,对小学生的人格的塑造、思维、创造力的开发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然而在实际的音乐教育教学中发怎样促进小学生的音乐素质的提高呢?现在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好的学习音乐的兴趣,才会有一个愉快的学习音乐的过程。往往老师在教学中采用机械的教育方式,经常会打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不喜欢学生音乐课上的活泼劲,以为这是在扰乱课堂,严令大家做好,只注重书本的知识,而缺少对歌曲的深入的挖掘,导致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反感,更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音乐的兴趣了,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发现学生学习的音乐的兴趣,并善于保护和培养。在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喜欢音乐,但唱起歌来就是表现的不是很自信,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时,我一边鼓励她,一边教她怎样唱好一首歌,保护他对音乐的兴趣,人也变的自信多了。
二、注意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可见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的素质。因为音乐是抽象的听觉的艺术,要注意培养感知的能力来提高审美能力;音乐是充满情感的艺术,字里行间都表达着浓浓的深情,所以要注意在音乐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情感的表达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的能力的提高。
三、注意将音乐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
音乐是一种很高雅的生活艺术,它是源自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它也是承载着历代文化的精华。《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教育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空洞地灌输音乐”。在一些重大的节日中的音乐都是很具有几纪念意义的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轻缓的音乐让整个世界的人民都一同团结在一起,开阔的胸襟和博大的胸怀包容着世界各组的儿女,是一种无形力量,吸引着人们的心田。聆听这样的音乐可以舒展我们的身心,感受那豪迈的温柔的气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音乐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操练中提升自己的音乐的素养。
四、综合运用各种音乐设施促进学生音乐素质成长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等技术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它作为新兴的的教育工具,具有将视觉和听觉一体化的传播功能。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成长发育的初级阶段,身体的各个感官都非常的敏感,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很好的感受音乐,激发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以及对音乐的创新能力。
一切的教育都是为了学生,小学的音乐教育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的素养,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并在音乐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核心素养教案摩擦力篇五
这个话题,因为高中新课标修订,新增出“核心素养”的说法,由此引发了各种舆论声音。学术上反而比较沉寂。此文算作有话说吧!
——题记
当前规划未来教育发展时,“核心素养”一词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什么是核心素养”与“如何培养核心素养”这个方面的研究需求,不是来自学科内部的,而是在强调未来教育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时,客观要逾越的一道屏障。
我们日益认识到,教育不是万能的,却在影响人的未来学习与职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的确有必要厘清,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尤其是在课程实施中,可以做些什么,最需要做些什么。“素养”一词的内涵太大了,不是教育一己之力可以达成的。因而,教育需要聚焦在“核心素养”上。
这决定了,就教育规划而言,需要落实在人的培养上,即体现人本的需要与时代发展中社会之于人才的需要。换句话说,未来社会发展和国家意志需要什么样的人,教育就应该为此付出努力。
语文科,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其责任就是要为教育规划课程需要完成的总体目标而承担一部分任务。基于学生未来发展,以及其学力基础,要规划语文科的教学目的,这构成学科核心素养。在这个独立学科研究中,我们还需要融入学科意识,即自然需要以独有性,来让语文科素养区别于其他课程。
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需要双核的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础,以语文科塑造人的独立品格与所需能力为基础。研究语文科素养,要突出几点:
一是,着眼在现代人的学习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要失掉现代属性。
现代人处于一个特殊人际活动圈子,其文化特征是鲜明的。具体说,是现代人聚集起来,过着现代生活,推动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他们渴望发展的也是基于现代文化而重新塑造新文化。现代人与现代社会,这个特定环境决定了语文教育所塑造的人,也应该具有现代文化特征,在语言表达、思想价值、思维方法上都要打上这个“现代化”的烙印。
语文教育的这个“现代性”,体现在阅读的语料、认知价值、语言交流、主流价值观等很多方面。传统语文与现代语文在五四运动和葵卯学制下的教育都曾经画过界:现代语文,以学习白话文为主,演变而今,在于学习典范的现代汉语;这个语文不是限于国学的,传统的,历史的,而要前瞻未来,本着世界眼光,学习多元文化;这个语文的学习,也需要在注重语感的积累同时,更加重视在有限时间内的学习有效性;这个语文所塑造出来的人,要能够较好服务于现代社会的发展,积极构造现代生活的价值观与行为规则。
二是,着眼于语文科的独有特点,体现学科基本学习属性。 语文是语言学科,就人才类型而言,按照多元智能的理论,其培养人的特长也归入语言领域。语文人,一定是具有语言优势的,进而发展文学水平、文化水平等。语文学科的学习需要画出界限来,这个课程到底要学习什么?不要让语文老师变成一个全能选手,什么都教。这门课程也不可能不所不包。语文教什么,这是一个老问题,却无法解决。语文学习的核心圈,即内核是语言层次。这个层次的语文,较多关注词汇、句子、修辞、语法等。任何语言的学习都要由此起步,语文姓语,也要做好这个本分的事。第二个层次是文章与文学圈子。也就是语言具备了完整形态的表达,具有了结篇的意义。这就是说,语文科的学习,也把中国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全世界人类历史上形成的优秀作品都包容进去了。文章里包容的东西一下子丰富起来,诸如人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价值观等都要包括在其中。而且之于优美语言的审美就变得重要的。文学的意义就在于,把人类最美好的语言,最美好的情感,最美好的思想等一并装入文章呈现给大众,成为教育的样本。这个阶段的学习对于发展人的典范语言起重要作用。第三个层次是文化和哲学层次。这需要在一个人有了很多人生阅历和基础性的社会认知之后,才可以启智。这个学习可以延后一点,作为语文科素养发展的后续事情。语文科读久了,或许其人的文化滋味就显著起来。
读书、写作,这是语文科的本质性的行为表现。过去如此,今后还会如此。在语文科学习中,也不要失去母语文化的土壤,古代的经典作品不要排斥。这也是今天我们强调文化传承的基本意思。只是文化的学习是延后的事情,在孩子语言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太多灌输过去的书本和所谓的文化。非要在人的思想奠基之后,有了多维思考和辨析能力之后,才可以把传统文化里那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剔除出去。三是,着眼在核心素养,不要过于泛化,超出学科实施力量则就成为学科实现不了的目标。
核心素养,与素养不同。在内涵上都是谈素养,可是加上“核心”,就保留了最重要的东西。语文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过去做过很多总结,在知识教学时代,提出过“字、词、句、语、修、逻、文”的说法,把语文知识素养用这七个维度的内容进行了概括。现在看,有一点狭隘了。之后,大家普遍接受行为要点的概括,表现为:听说读写思。听说读写是四种能力,后来觉得思考也是语文科不可或缺的,就补上“思”这个重要行为。这些是能力要点的核心。素养的开口更大一点,而且除了装入知识、能力之外,还需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
我们要注意的是,在核心层次,谈知识核心、能力核心都没有问题,进一步延展到文学、文化、以及人文化的时候,很容易收不住口。过去语文科教学越界的时候很多,上成政治课有之,上成历史课有之。现在文章的内涵扩展了,新闻、说明文、科技文,各类应用文进来了,于是一些课堂开讲医学、宇宙学、科学知识等。还有的老师,在语文课,与学生大谈人生观、价值观,似乎在上哲学课。
语文科一定要守住语言学习、据于文本,这就是语文课程的核心,其他都是从这里长出来的。在高学段就增加一些,学习能力强的人都多涉猎一些。而且,很多时候,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发展,不能逾越生活基础、思想基础。没到那个岁数,缺乏那个阅历,缺少思考力,则其语文的认知总是到不了你要他去的地儿。四是,基于不同的学段,结合教学发展,进行素养发展的层级化设计。
基础教育,分出三个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在语言学习上,也分出初级语文和高级语文两个阶段。
初级语文,要过说话关,重视口语训练,重视语言的交际性。外国人学习汉语,这个初级阶段非常明显。在高级语言阶段,增加了文学的学习,语言的艺术化要求提高了,需要了解这个文化圈子里的人怎么想事、怎么做事。英语学习还要有专业英语,这与英语国家在科技发展上具有领先优势,而很多专业词汇,在生活中不常用而在科学学习中离不开有关。汉语的科技化特点不是很明显的。因而语文的阶段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初步语言阶段,重视词汇积累,可以进行口语交际;高级语言阶段,可以阅读本民族从古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具有良好的领悟能力。
一个人的语言发展与年龄认知特点是匹配的,任何语言的学习都需要从基础语言的词汇积累开始,而且要积累很多文章,也就是用典范的文章垫底——打下精神的底子。在现代社会,不识字的文盲少见了,可是因为缺乏经典文章垫底,少了精神根基的人很多,由此让一部分中成为识字的文盲——其实是文化盲、思想盲。
词语提供的简要信息,这是低年级孩子容易获得的。到了高年级,文章的内容也由浅入深,增加了思想含量、文化含量也有变化了。
五是,核心素养需要具有稳定、基础性特点,与学科双基的要求具有关联性,可是也不要漠视学生学习的发展性。 核心素养是什么,这个东西应该是稳定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求的落实双基,就应该成为这个核心素养。换句话说,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要成为核心素养。
在提出双基的时代,我们把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较多停留在语言层次上,较少关注文章的人文性,由此缺乏了人文关怀。这样的教育就死气沉沉,一点趣味也没有。语文的美感,除了应用语言的准确和优美之外,还在文章内蕴之美。这是具有较强人文性的。因而在1992年韩军老师提出弘扬人文性的主张。这个学术观点所反拨的现实是,语文科不要过于知识化,沉到语言知识的底子上,缺乏对于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视和培养。
今天提出语文素养,在继承过去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语言发展进入较高层级,所应该具备的基础性的素养。
扎根课堂,走向生活
——浅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梅州市梅江区客都小学
张清芬
【摘要】时代的发展,呼唤综合素养全面提高的人才日趋迫切。语文素养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作为提高其他学科学习能力的基础,显得尤为突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想培养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代新人,教师就应当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既要扎根于课堂教学,也要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自主实践中学习。
【关键字】语文素养
字理
单元整合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扎根课堂,要着重夯实语文基础,抓好课堂教学,不断丰富语言积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那么,如何在高年级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呢?我认为:
一、识字教学重字理讲析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中强调:“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汉字的特点及自身规律也就是它的构字理据,亦即字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讲析字理是识字教学最根本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把符合儿童心理与符合字理结合起来,探索提高识字效率的新路子。”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字理讲析。
识字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能力。我们不能顾此失彼,把最基本的东西都丢了。高年级识字教学也是如此,不要走过场,应该认真去分析每课生字的特点后再进行教学。这样会达到更好的效果。记得在《火把节》一课教学“骏”这个生字时,有一部分学生给“骏”组词“英骏(俊)”,很明显地把两个字混淆了。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我们简单地判其错了,估计学生由于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就还会再出错。我就此采取了字理讲解的方式深入生字教学,即刻用《说文解字》中“骏者,马之良材也。”告诉学生“骏”是良马,所以是“马”字部。而“俊,材千人也。”即才智超群的人,所以是单人旁。有效地引领学生从构字理据上去记忆。实践表明:让学生了解了这些生字的意思后,他们把这些生字掌握得更牢。在这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把“骏”的形近字、同音字列举出来,并说说如何去记忆更好。学生就一并掌握了险峻、严峻的“峻”有高大,险的义项;竣工的“竣”是事情完毕之意。瞧,依据字理进行教学不仅可用之于识字,还可以用之于析解词语。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的汉字大部分都是形声字,如果掌握常用的、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作形声字形旁时表义的特点,就能形成识字能力,进而能“无师自通”创造性地学习汉字了。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教学契机,有效引导学生从字理上去记忆生字,学习词语。长此以往,自主学习生字能力才会不断提高。真正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愿望。
二、阅读教学重单元整合训练
小学语文新课标总目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显然,新课标把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紧紧结合起来。我常常思索:学生如何去达到这种目标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立足教材,把握单元训练重点,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
理解“单元导语”,把握阅读方向
现在的教材,都是按一定的主题组成一个单元。在“单元导语”中,它往往用很简短的一两句话点明本单元主题,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起到了提纲挈领地理清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我们应该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一个单元学习之前,要认真阅读“单元导语”,然后带着单元阅读训练重点预习这单元的课文,让学生课前就有了对单元学习主题有一个整体认识。这样的预习,就好像交给学生一把大门的钥匙,让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学习,有效地理解课文,为我们提高课堂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阅读中注意感悟、积累、运用相结合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感悟、积累、运用,可以说是《语文课程标准》
强调的语文教学流程。那么,如何去实施这三个层次呢?把它放在单元教学中,通过其中一篇文章的学习,把方法总结出来,“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去学习这个单元的其余课文,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也可以把整个单元的学习形成一个系统性,能够较好地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一,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所谓感悟,即有所感而领悟,换言之,就是
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教学中,每篇文章都必须扎扎实实地通过初读整体的感知,深读感受,精读感悟这些环节,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在反复读文本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达到悟的境界。或许这正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奥秘吧!如教学《老人与海鸥》一文时,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令你感动的场景品读,从中悟出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情谊。“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显灵光。”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创造这样的读,才能悟出作品的精妙,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激发出潜藏于学生心灵深处的思想火花,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其次,在感悟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丰富语言积累”。小学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范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本,引导学生背诵积累优美语句。如学习《珍珠鸟》一课,可引导学生背诵描写珍珠鸟外形特点和活动的优美语句,背诵在介绍活动中,穿插外形描写的段落,从而学习作者如何状物抒情的。但不是每篇文章都要面面俱到,可以在单元的课例中,有目的地去分类积累。这样既达到积累的目的,也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乐于去积累。
积累,最终都是为了能够有效运用语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加强运用的训练,可以有机地进行句段及篇章结构方面的说写训练。比如,学了《猫》一课,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植物的特点,鼓励学生仿照作者的写法,把其特点描述出来;学习了《珍珠鸟》后,可以仿写作者在状物中抒情的写作方法。只有平时课堂上落实运用训练,学生作文中,才能“下笔如有神”啊!
是啊!课堂上,扎扎实实地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这一法宝,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
诚然,语文来源于生活,光在课堂上学习还远远不够,还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积累语文。只有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才能为语言的积累提供丰富的素材。试想,如果从未留心观察过动物,怎么能把动物的特点细致地描述出来?因此,我们还要着力于鼓励学生把语文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去,细心观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积累写作素材,把课内学到的东西迁移到生活中去,在人际交往中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
(一)在生活中积累语言
学习语言,只有同生活联系起来,那才是有灵性的语言,有活力的语言。生活如土壤,语言是大树。有了肥沃的土壤,语言才能枝繁叶茂。生活语言是丰富的,鲜活的,等待学生去发现,这就要鼓励学生将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在交际中发展语言,在倾听中学习语言,在思考中锤炼语言,从而在生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二)在实践中丰富写作素材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富含了极为深刻的鞭策作用。是的,唯有热爱生活,细心观察生活的人,才能从生活中撷取丰富的营养,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如,引导学生观察一种植物的成长,并写下连续观察日记。这就需要让学生亲自去种植,并细心观察植物的成长变化,才能够有素材可写呀!
如果说,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圆的话,那么扎扎实实的课堂学习是一个圆点,而走向生活中学习语文则成了半径。生活积累的丰富与否,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多与少,直接决定了这个圆的大与小。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关键要扎根于课堂学习,同时,还应该致力于生活中学习语文,实践语文。唯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够把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能力充分挖掘出来。
核心素养教案摩擦力篇六
如何提高英语学科素养
一.积极参加校外、校本培训活动。
经常参加一些专家、优秀教师的讲座,从这些校外听课、评课活动中,不断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校内优秀教师的报告会、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说课、评课、集体备课我都一一参加,与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久而久之,自己的专业知识,心理素质,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均有明显的提高。
二。阅读有关专业知识方面的书刊。
对于知识、观念更新读物,向我展示的是新的理论视野、新的教育学习内容,我从中获得的是教育教学的新的视角,综合性报刊,如《人民教育》、《新教育》,教学解疑难书,如《教材全解》、《点拔》这些报刊和书大多有利于我教学,帮助我解决了课堂教学的疑难点,且各有所长,我从中吸取了它们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从而促进个人专业成长。
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
作为教师,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要提高自身“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所以,只有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才能将素质转化为能力,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才能发展或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认真钻研教材,写好备课笔记,务必做到提前备课。教材是每个教师为学生精心准备的“食粮”,教师只有自己把教材吃透了,才能把其中的精华部分传授给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更加强调教学活动的多样化,不但有听讲,还应该有探索、实践;强调学生主动的意义建构,不但有练习,还应该有体验、合作。
四。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的进修和专业知识,汲取最新的“养料”。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我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虽不直接向学生教授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但无论如何不能是“科盲”。英语教材中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很广可以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罗万象。英语教师当然不可能通晓各门科学,但是读一点科普读物,关心与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读一点科技发展史,对某一门或某几门科学知识了解稍多一些,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
五.课后积极写教学反思。
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已有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总结评价,找出得失,明确方向,从而确定新的行为方向。只有通过对实际教学的感受,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旦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就会感到不适,所以就写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时刻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这样做有利于教学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效果更好、更突出。
总之,教师的专业化是不断深化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势必对教师提出更高的希望和要求。专业发展也应该是每一个英语教师不断追求,为之而学习奋斗的。自己也深知提高专业知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更加确信每个热爱教育事业的英语老师。只要肯努力,不断在学习中完善,最终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的。
核心素养教案摩擦力篇七
核心素养
王春阳、董迪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oecd的观点:“核心素养”其实是一个舶来品,代表性的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77年12月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即deseco)”项目。oecd经过多年的讨论研究于2003年出版了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将有关学生能力素养的讨论直接指向“核心素养”并构建了一个分别涉及“人与工具”、“人与自己”和“人与社会”等三方面的核心素养框架,具体包括“使用工具互动”、“在异质群体中工作”和“自主行动”共三类九种核心素养指标条目。
他们认为,核心素养具备如下特点:有助于社会和个人获得有价值的成果产出,有助于个体满足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需求,对每个人都有重要意义。他们指出,尽管这种需求导向的核心素养是个体适应社会所需要的,但并非全部,核心素养不只用来与社会打交道,还应该是个体改造社会的重要因素,因此,核心素养不仅由个体和社会的需求决定,还应由个体和社会的目标性质决定,而且还应包括创新、自主和自我激励。
欧盟的观点:欧盟希望以核心素养取代以传统的以“读、写、算”为核心的基本能力,引发并指导各成员国的课程变革。2006年12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在这一建议案中,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
有学者认为,欧盟核心素养的核心理念是使全体欧盟公民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其突出特点在于统整了个人、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目标和追求。相比分科知识,欧盟的核心素养理念具有更强的整合性、跨学科性及可迁移性等特征,但它并没有排斥母语、数学和科学等传统意义上的基本技能,这印证了欧盟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是强调跨学科、综合性的能力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传统的基本技能,而是将其作为核心素养的基础。
国内相关研究:他们认为,核心素养就其内涵而言,应当以个体在现在及未来社会中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知识技能及态度情感等为重点;就学科属性而言,核心素养并不指向某一学科知识,并不针对具体领域的具体问题,而是强调个体能够积极主动并且具备一定的方法获得知识和技能,从人的成长发展与适应未来社会的角度出发,跨学科跨情境地规定了对每一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的素养;就功能指向而言,核心素养的功能超出了职业和学校的范围,不仅限于满足基本生活和工作需要,而更有助于使学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能够达到促进社会良好运行的目的。
另有一些比较具有现代性的论述,如,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是“核心”的含义。又如,素养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能成功的满足情境的复杂要求和挑战,它是在个体与情境的有效互动中生成的,素养与知识(或认知)、能力(或技能)、态度(或情感)等概念的不同在于,它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
总之,无论是oecd还是欧盟,都是在两个层面讨论核心素养:一是一般意义的层面;二是学科意义的层面。接下来的讨论,就先从学科核心素养谈起„„我们尝试这样把握学科核心素养,把学科素养分为三个部分:“双基层”、问题解决层和学科思维层。其中双基层是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问题解决层是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学科思维层是指在系统的学科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实质上是初步得到学科特定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层架构形成一个完整系统,三层有内在的密切联系。其中“双基”层最为基础,学科思维层最为高级,而问题解决层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三个层面遵循“向下层层包含,向上逐层归因”的规则,相互依托,又相互归属。三层架构可解读为,问题解决以“双基”为基础,学科思维以“双基”和问题解决为基础;学科思维层是学科课程的灵魂,也是学科课程与“人的内在品质”相应的本质之所在,它作为人的内在品质的基本背景,唤醒并照耀着问题解决层和“双基”层,使之一并产生价值和意义,失去了学科思维层的唤醒和照耀,问题解决和“双基”便失去色彩,人便沦为工匠。刘恩山认为,核心素养提出后,“目标更明确,因为这些要素提得更鲜明,它会把国家的教育方针突出表现在核心素养上,我们就可以在这个框架内更明确地定位学科教育。每个学科把这件事情做好,就可以更好发挥出学科课程的价值”。
核心素养不仅仅是单一学科的,还要有一些辅助材料来支撑,彼此都撑起来后,就会变得更好。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是相辅相成的,核心素养的落实会强化学科素养,学科素养又为核心素养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刘恩山补充说。
二、新课改下的核心素养理念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各学段要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意见明确提出,学生应该具备一些适应终身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具备的重要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要加强个人修养和社会关系以及国家人文情怀,更加注重个体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最主要的目标和核心理念是关注人与人的发展,教学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关注学生自身的情感发生和情绪变化,运用探究式学习,善于启发和引导,点燃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动态发展过程中自主体验、自主学习,师生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实现教学过程在教与学的交互影响下进行,以产生教学共振,有效提升教学水平。
在课程改革,我们提出课程目标是三个维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现在,又提核心素养体系,它同这三个维度是怎样的关系?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张绪培回答:在三维目标基础上提出核心素养,这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核心素养具有中国特色,包括了能力、品格。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学下一步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指向。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回答: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就是希望在基础教育阶段把国家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系统地描述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毕业形象,为进一步的课程设计提供方向或路径。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简单地说,我们的传统是比较重视“双基”,后来觉得“双基”不完整,提出三维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这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用简单的比喻来说,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校长、书记陈文强回答:素养是教化的结果,是自身努力、环境影响的结果,由训练和实践而习得的思想、品性、知识、技巧和能力。其中,尤其能促进人生命成长、人生发展,可提升、可进阶的就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思,能包容会合作,能自律会自主。我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少,其中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一是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如何融合在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而形成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强大合力;二是在落实课程目标的过程中,如何真正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并为学生走向社会、面对未来培育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
对于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来说,他们最为关心的是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的关系,具体而言,就是核心素养体系将会对课程、教学产生什么影响?
据《意见》介绍,核心素养体系将成为课标修订的依据。当代教师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承载着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培养贤才的重任,需要全面履新核心素养,并将其转化为外在的教育教学技能,实现教学质量朝着正确的方向提升,培养现代的优质人才。
二(1)、人的核心素养与教师的核心素养
人的核心素养重点是个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素养。经合组织归纳出“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和“能自律自主地行动”等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可以形象的认为,这是“人与工具”“人与社会”和“人与自己”三个维度。人与工具”主要指人们利用语言、数学、审美、技术和学习等工具,进行社会生活和创造性工作的素养.“人与社会”主要是指人在社会中具有爱心、关怀、理解、包容和化解冲突等涉及团队合作的素养."人与自己”主要是指人具有了解自己、规划自己的发展、自主自律的行动,以及具有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导师,除了自身具有“人的核心素养”和“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能力和学习诊断指导能力。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培养得如何、怎样进一步提升”三个问题。
“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是要澄清正确的教育思想,其根本问题是要理解未来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学科教师要从“学科人”变成“学科教育人”,培养的目标要从“培养学科专家”变成“利用学科内容作载体培养人的核心素养”。
怎样培养人”就是教师要熟练的应用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协助学生发展。一是利用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二是根据学科特点形成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理解,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和策略,实施教学设计和教学,完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培养得如何、怎样进一步提升”就是教师要熟练应用教育教学评价规律和方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缺陷进行诊断,设计和实施学生群体和个体的矫正方案.。
二(2)、教师的核心素养与教育教学技能
教师除具备优良的“人的核心素养”和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优秀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智慧的教育教学群体(个体)问题诊断和解决能力。下面就以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工作两个角度来分析在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教学技能。
班主任工作技能:班主任的教育技能主要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引导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坚持学生发展为本原则,坚持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目标。其主要教育技能可分为:班集体形成技能、主题班会技能、班级活动组织技能、沟通技能、个体诊断和矫正技能。
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教学理论和原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教学行为。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巧,它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教学技能主要可分为:课程理解和规划、教学分析和设计、教学技术和应用、课堂组织和教学、课堂组织和教学、作业布置和辅导、试题命制和评价、课堂观察和反思、教学研究和创新、学科专项教学技能。
三、如何确定我国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1.根据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确定核心素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2010-2020年)》提出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也应该作为开发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的标准。
核心素养框架的确定必须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核心素养框架的确定应该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2.突出“关键少数”素养
之所以称为“核心素养”,就在于这些素养不是一般性的,而是“核心的素养”。就我国而言,有两个核心素养必须被大力强调。一是创新能力。这是我国教育的最大短板。二是民主素养。中国社会走向全面进步要求加快政治民主化进程,进而要求培养学生的民主素养。这个框架指标不应该“大而全”,应该“少而精”,抓住关键和要害。
3.将核心素养具体化为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素质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四、核心素养的习得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自发学习、想要学习、学会学习并坚持学习,养成主体能动的学习方式;教师只教给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进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写、做,互相解答疑难问题,开放思想,自主总结,实现完全自学,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新课改下的教师只是学生的探路者、领路人和组织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独立学习机会,等待学生思考结束,再采用小组教学模式,展开充分的交流和合作。之后,全班开展互动交流,达成共识,最终确定正确认识。最后,回归课堂,将最终形成的意见反馈给教师,教师和学生开展终极讨论互动,完成教学过程,体验教学中积极思考的愉悦情感。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小组互助合作进行学习。在小组中,学生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通过小组轮流发言,与其他小组交换意见,实现小组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而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在互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加人到学生的交流行列当中,并对学生小组进行巡视,以便及时关注学生的交流进展程度。小组讨论期间,教师要充当好学生小组的引导者,促进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及时给予积极反馈,提高小组讨论的兴趣和课堂学习效率。通过合作交流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小组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并开展竞争,进行有效学习。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避免缺乏独立思考的合作交流,不是有效的学习与交流,会使学生逐渐丧失主动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同时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后,能够提出疑问,展开调查,开展交流互动,进行实际操作,掌握学习方法,体验有效学习过程。自主探究学习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充分融人其中,无论学生还是小组之间的合作探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都应重视个体的探索与发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不仅是为了响应新课改下的研究性课堂教学需要,最主要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目标。自主探究学习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强调让学生进人完完整整的知识学习与发现过程当中,让学生在过程中形成新的知识,做到利用已有知识发现新知识,并能对新知识进行扩展,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是如何形成的,结论是如何得来的。
五、小结
第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并不是今天开始的,进入信息化以后这种要求越来越重要,每一次教育改革都在探索怎么给孩子们最好的教育。什么是核心素养?其实,不必执著于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明确标准的答案,对核心素养理解是一个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事实上,现在教育课程标准中做了大量的努力,新的课程标准一定会得到新发展。
第二,核心素养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教学的变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能够把知识加以综合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知识化能力的关系上,实现从把知识作为手段到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转变。
第三,教育工作是一个不断收缩拓展、收缩拓展的过程,从广义社会,教学到学校教育,现在又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着力点在“育人”。
核心素养教案摩擦力篇八
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 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立德树人靠什么来落小落细落实呢?这是个问题。
曾几何时,知识本位、应试教育填满了学校生活的缝隙,师生争分夺秒,为的是获取更多的知识。然而当知识以几何级态势增长,这种方式还能奏效吗? 人们意识到,知识教学要“够用”,但不能“过度”,因为知识教学过度会导致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受阻。
教育不能填满学生生活的空间,要留有闲暇。因为学校教育绝不是给人生画上句号,而是给人生准备好必要的“桨”。
更新知识观念是一种世界趋势。国际上多数国家、地区与国际组织都认为,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取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
国际上长达 20 多年的研究表明,只有找到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才能解决好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只有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 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因此从结构上看,基于中国国情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来构建。此外,它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
落到学校教育上,还需解决一个关键问题 :它同学科课程教学是什么关系? 一方面,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升华为“教育”。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达成,也依赖各个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只有乘上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之筏,才能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核心素养还是学科壁垒的“溶化剂”。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各学科教学将实现统筹统整。比如“语言素养”,它并非专属语文一家,体育课也有——有可能只是手势和眼神,一个快球、快攻就发动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有效交流的非文字信号能力也是“语言素养”。
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个巨大挑战。首先是观念转型——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学科教师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教某个学科的教师;首先要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才会明白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
这也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基于“核心素养”完善学业质量标准,还可能改变中小学评价以知识掌握为中心的局面。一个具备“核心素养”的人与单纯的“考高分”并不能画等号。它还将对学习程度做出刻画,进而解决过去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操作性不足的问题。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炉!这9大素养你咋看? 重磅!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核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已经出炉(附后)!“京城教育圈(id:bjeduvision)”从部分中小学校长及专家处获悉,最近这份征求意见稿已开始在教育界内部征求意见和建议。
可以说,“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近日在第二届“北京教育论坛”上,专家表示,时代变化了,要求变了,呼唤核心素养的出现。讨论中国的核心素养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要适应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校情。哪些素养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我们的学生和国民所需要的。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核心素养将为北京学校带来六大变化。”有关专家表示,六大变化包括,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实践活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课业负担将会进一步减轻课业负担,课后作业形式及总量发生较大变化;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未来将更加注重增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适应性。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在论坛演讲中表示,“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工作报告已经提交教育部,正在接受鉴定。
对于这一国家版“核心素养”具体内容,社会各界充满期待,同时提供了多个方面的建议。据了解,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订的专家阵容强大。“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始于2013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
林崇德教授日前出席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表示,项目组共组织了48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提出了12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二级指标中社会参与里面有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自主发展里有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文化修养里面有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等。
不过,最新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透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一、社会责任。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1.诚信友善。重点是自尊自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等。
2.合作担当。重点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履行公民义务,行使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等。
3.法治信仰。重点是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依法律己、依法行事、依法维权;崇尚自由平等,坚持公平正义等。
4.生态意识。重点是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等。
二、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
5.国家意识。重点是了解国情历史,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热爱祖国,认同国民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等。
6.政治认同。重点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
7.文化自信。重点是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承认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欣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三、国际理解。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认知和关切。
8.全球视野。重点是具有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9.尊重差异。重点是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理解、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多元文化交流等。
四、人文底蕴。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10.人文积淀。重点是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11.人文情怀。重点是以人为本,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五、科学精神。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12.崇尚真知。重点是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成果;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等。
13.理性思维。重点是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理性务实,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等。
14.勇于探究。重点是有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能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等。
六、审美情趣。主要是个体在艺术领域学习、体验、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15.感悟鉴赏。重点是学习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等。
16.创意表达。重点是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具有生成和创造美的能力;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提升生活品质等。
七、学会学习。主要表现为个体在学习态度、方式、方法、进程等方面的选择、评估与调控。
17.乐学善学。重点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学习,注重合作;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等。
18.勤于反思。重点是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清楚的了解;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19.数字学习。重点是具有信息意识;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趋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