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最新苏教版初中生物网课(四篇)

2023-12-24互联网 实用范文 手机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苏教版初中生物网课篇一

教学内容:

1、唱:《传、传、传》

2、动:音乐游戏《传、传、传》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喊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熟练的掌握乐曲的伴奏。

2、能用固定的节拍听音乐拍手,感受音乐的节拍。

教学重点:歌曲《传,传,传》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拍

教学准备:音乐带、手绢、鼓、座位排成圆形

教学过程:

一、教唱《传、传、传》

1、播放音乐,听音乐跟老师做动作。

2、自己和自己做动作,一拍一个

3、和边上同学做拍手游戏(跟音乐)

4、老师到下面去和学生拍手,被拍到最后一个的同学与教师一起再传给其他同学

5、请学生自己来活动,用各种方法听音乐

6、唱歌曲(边拍手边唱)

间奏处唱“呣”

7、采用多种演唱方法进一步熟唱歌曲,如:师生,生生接口唱等演唱方法。注意教学过程中的评价。齐唱、分组唱。

8、边表演边唱

二、做游戏

1、明确游戏规则:大家围成一个圈,边唱歌曲边传手绢,一拍传一个,传到最后一个的小朋友要站起来介绍自己或表演节目

2、进行游戏

教师注意调控(一拍一下击鼓)

学生听到鼓声传。(一遍)

指出不足,继续游戏。(4~5遍)

授课时间:月日

累计课时:课时

教学后记:音乐游戏《传,传,传》类似于传统游戏《击鼓传花》。不同的是,前者必须按节拍一拍传一下,所以本课的难点是掌握歌曲的节拍。只有正确掌握才能完成音乐游戏。为此设置了较多听音乐做动作的步骤。

苏教版初中生物网课篇二

苏教变色龙课件

1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动物、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4.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捕食特点及其变色的特点。

明确本课的写作特点,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受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3.按课文表达的顺序给分段、概括课文大意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4.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抓住特点写自己喜欢的的动物。

四、教学准备

课件 收集相关材料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大自然中的一位新朋友,一个我们不常见到的动物,它的名字叫变色龙。

板书课题:6.变色龙(齐读课题)

2.课件展示变色龙的图片。

课前有多少同学查阅了变色龙的相关资料?把你最想说的用一两句话告诉大家。

(二)检查预习

1.检查本课生字识记。

(1)检查朗读。

(2)口头组词。

2.检查本课词语的识读和理解应用。

(出示词语:连续准确依然判断距离介绍绘声绘色 名副其实)

正确读词,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3.理清课文层次。

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检查朗读课文,提出问题: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变色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集体交流。

(三)精读感悟

1.品读发现变色龙。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词句感受变色龙是似蛇非蛇的怪物。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各组推荐代表发言。

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指导朗读。

2.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什么叫“端详”?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

相机板书:外形特点捕捉食物会变色

3.小组学习:

读读9-15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

①出示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②出示11-12自然段,自读,说说你的感受。

③出示14自然段,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

用“名副其实”造句。

4.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

教师相机归纳描写动物的方法:

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5.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浦洛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了解了变色龙的哪些特点?

2.作者是怎样观察变色龙的?

(二)继续精读感悟

1.指名读,说说这部分讲了什么?

2.小组讨论:从“放回变色龙”这事你想到了什么?

3.指名班上交流

4.同学们,变色龙,果然是名副其实。看着这外形怪异,捕食快速又准确,颜色变化多端的变色龙.如果此时, 你碰到这只稀罕的变色龙,你会怎样处置它?为什么?

5.我们与作者的想法是一样的,因为我们都热爱变色龙。其实,不仅是数量不多的变色龙我们要保护,自然界中的其他小动物我们也要保护.让我们人类和动物和谐地生活在地球上吧!

6.总结板书

我们学到了作者抓住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来写出变色龙的特点,写外形时,采用整体到局部的方法告诉我们要细致观察,写捕食呢,采用准确的语词描写来刻画它的快准,变色的特点,顺序清晰,这样写,让这个变色龙活灵活

现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身临其境。今后,我们也可以采用这些方法来学写小动物。

(三)拓展应用

小练笔:选择一种小动物,认真仔细的观察它的外形和动作,思考它的特点,仿照本课的写法写一写。

集体交流。

板书设计:

6.变色龙

外形

捕食

变色

(观察,观察,再观察)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能抓住课后第4题提出了“你感觉课文的哪一部分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交流自己的感受。课上,通过交流讨论,阅读思考,学生能抓住变色龙外形、捕食、变色的特点,比较热烈的探讨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喜欢的地方用自己的理由表达出来,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不仅从字面上感悟语言文字,而且深入思考语言文字表达内涵。

不足之处:小练笔个别学生完成不好,主要不足是虽然能够按照一定顺序去叙述,但对小动物的特点描写不够明确。

教学建议:明确本课的写作特点,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是这课的教学重难点 应着重明确本课的写法,引导学生从外形、生活习性等方面来写自己喜欢的动物。锻炼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苏教变色龙课件

2【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记述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保护动物。全文16个自然段,可分为3段。第一至八自然段是第一段,写“我们”发现变色龙,那是条长30厘米左右、似蛇非蛇的怪物。第九至十五自然段是第二段,写“我们”端详变色龙,了解变色龙的特点。这部分内容又是从三方面作了描述:一是第九自然段写它的外形特点;二是第十至十二自然段,写它眼睛的特点及捕食速度快。首先通过朋加沙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它的左右眼能独立活动,两眼同时注视目标时,又会产生立体感,能准确的判断自己与昆虫的距离,接着“我们”亲眼目睹了一条变色龙的捕食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变色龙捕食食物的速度准确。三是第十三至十五自然段,写变色龙有随环境迅速变色的特点。第十六自然段是第三段,写“我们”将变色龙放回了原始森林。

【学情分析】

1.作者巧妙的将变色龙的特点通过叙事的形式展示出来,显得生动有趣,学生十分感兴趣,是难得的训练素材。

2.学生在中年级时,已掌握了按一定顺序描写动物外形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是要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以及明白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联系。

3.《变色龙》目的在于继续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理解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变色龙的特点。

3、激发学生对动物、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环

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交流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认识变色龙。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应到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3、深入品读课文,借助多媒体课件,掌握变色龙的几个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珍惜动物、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教学重点:

1、认识理解生字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和观察方法,学会观察动物的特征。教学突破:

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变色龙的直观图像中,认识和把握变色龙的特点。

【教学准备】

1.课件。

2.组织学生收集变色龙的资料。

3.教师大体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

【教学准备】

了解变色龙的相关知识;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文

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妙等着我们去揭开。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形态各异千奇百怪的动物,你喜欢哪种?(生自由畅谈)

2、有些动物有特殊的本领有其特异功能,你知道吗?(指名说)

3.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课件:出示变色龙的图片,板书课题)

4、说一说:变色龙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让我们拿起手中的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课文,去试着了解了解这位神奇的朋友。(提示:画出不认识的较难理解的生字词,借助课文后的认字表和写字表或者同桌之间相互纠正)

2.出示生字词。①自由读。②指名读,齐读。

(课件:藤 椭 钝 伺 刹 震蕉 棕)

(课件:绘声绘色 名副其实 凶相毕露 指手画脚 豆荚 迟钝 窥探 伺机弥漫)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

4.你们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请你依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

三、深入课文,细读品悟

1、大家已经读了课文,相信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的兴趣是越来越浓了,那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课文的哪一部分?(生读出相关段落或者句子,重点围绕第二部分展开叙述)

2、精第读二部分----端详变色龙

过渡:我们来细细观察这个大自然当中奇怪的动物。

仔细阅读9—15自然段,思考“我们”是从哪几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小组讨论。(外形、眼睛、捕食、变色)

外形

过渡:来,我们首先认识一下变色龙的长相吧。

(1)、师朗读课文第九自然段,想一想写了变色龙外形的哪些方面?(颜色、头、嘴、眼、身躯、背部、腹部、脚、尾巴)

(2)、在学生的回答中完成简笔画变色龙。

(3)、生齐声朗读第九自然段(课件:第九自然段课文)捕食

过渡:尽管我们大声叫喊,对着它指手画脚,它却依然一动不动。大家也许会想,反应太迟钝了,怎样抓到食物呢?别担心,我们来看看课文的第十二自然段,会给我们带来惊讶的。

(1)自读第十二自然段,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变色龙的捕食有什么特点? 画出相关的词语,理解“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才“刹那间”“吓了一跳”)

(2)汇报交流。

眼睛

过渡:变色龙的不是速度之快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完全改变了反应迟钝的印象,这是因为什么呢?

(1)变色龙的眼睛又有什么特点呢?我想请一位学生扮演朋加莎,绘声绘色的给我们介绍关于变色龙眼睛可以独立活动这一段落。其余学生认真听。在听的过程中去了解。

(2)和老师一起学一学,做一做。

(3)看图片,加深体会。(课件:变色龙近照。)

变色

过渡:变色龙不仅外形怪,眼睛活,捕食快,从它的名字当中我们就知道他还有另一个特点,是什么?

(1)齐读第十四自然段

(2)知道变色龙为什么会变色吗?(变色龙皮肤表层有大量的色素细胞,可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改变体内色素分布,从而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

(3)大家能从课文第一部分中找到变色龙所起作用的语句吗?

3、精读课文第三部分—放回变色龙

过渡:同学们,这就是外形怪异,捕食快速又准确,颜色变化多端的变色龙.如果此时,碰到这只稀罕的变色龙的是你,你会怎样处置它?

(1)学生交流,教师给予评价

(2)那作者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3)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数量少)

四、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过渡:现在,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变色龙?

1、这篇文章用叙事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故事,并重点介绍了变色龙外形怪、眼睛活、捕食快、变色多的特点,告诉我们要珍惜动物,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

2、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伤害动物的情况吗?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

3、其实,不仅是数量不多的变色龙我们要保护,自然界中的其他小动物我们也要保护.让我们人类珍惜爱护这些大自然美丽可爱的生灵,和动物和谐地生活在地球上吧!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画一画变色龙,为变色龙写解说词,学《动物世界》介绍变色龙。

2.设计三条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宣传标语。

【板书设计】

外形怪

变色龙端详变色龙眼睛活珍惜、爱护动物

放回变色龙捕食快热爱大自然

变色多

苏教版初中生物网课篇三

1、奥苏贝尔-----美国心理学家,是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

2、奥苏贝尔的主要成就:

(1)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的适合性。

(2)根据智力发展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维度,将发展序列大致分为思维的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抽象逻辑阶段。

(3)对“一切发现学习永远都是有意义的,而一切接受学习永远都是机械的”这一看法提出批计,指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可以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机械的。

(4)提倡在教学中设计“先行组织者。

3、有意义学习

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非字面的)联系的过程。

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应用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吸收并固定新学习的知识的过程,即知识的同化过程。

有意义学习被分为:

下位学习(概念同化过程):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例如:哺乳动物—— 蝙蝠(哺乳动物有马、牛、羊等,是固定点,蝙蝠是新知识)。

上位学习(概念形成过程):当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其抽象、概括和包摄性高于新知识,新旧知识建立下位联系,新知识类属于旧知识时,于是产生下位学习或类属学习.例如儿童在知道“青菜”、“萝卜”、“菠菜”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时,新学习的概念总括了原有的概念,新的概念就有了意义。

并列结合学习:要学习的新观念与原有观念无上位、下位关系,但在横向上有彼此吻合的关系。例如,后一变量随前一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等。根据这种共同特征,新关系与已知的关系并列结合,新关系便具有了意义。

4、如何使有意义学习得以发生:

(1)、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理倾向;

(2)、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知识基础;

(3)、要学习的新知识本身有逻辑意义,而不是随意捏造的无意义材料。

5、有意义学习的两大原则:

逐渐分化原则:教学内容安排从一般到个别。

综合贯通原则:重新组合以前与现在教学内容。

6、先行组织者

利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来促进有意义学习,引导性材料就叫组织者,这一过程发生在学习内容之前,故称先行。

7、先行组织者的三个教学策略过程:

(1)、“先行组织者”的呈现。阐明上课目的,呈现“组织者”,举例等。

(2)、学习任务和材料的呈现。明确知识结构,维持注意,明确材料等。

(3)、认知结构的加强。运用综合贯通的原则,促进主动学习等。

8、先行组织者的作用:

如果设计得当,可使学生注意到已有的那些的认知,并把新知识建立在那之上,通过把各方面的知识包括进来,并说明概括各知识的基本原理,有助于新知识的接受,使学生不必再机械式地学习。

苏教版初中生物网课篇四

苏教版初中生物教学认知

苏教版初中生物教学认知

作者/王存

摘 要:近几年来,通过参加”新课改”以及应用新教材,深切领悟到新课标与新教材对老师的殷切希望,那就是老师必须不断探寻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实时地摘掉老师是”教学主导”的”帽子”,最终明确老师应当为学生服务及指引的新理念。

关键词:苏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新课改;技能培训

老师应把过去那种对学生进行知

识”灌输”的方式转变为启发学生自主、自发地去获得新知识,加强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的技能训练,并把相关的情感教育融入教学之中。经过几年的试验,我稍有斩获。

一、加强学生观察技能的培训

生物是自然科学类学科,学习生物不可能凭空捏造,肯定需要联系大自然,所以,我在对七年级上册苏教版生物的第一章《我们四周的生物》进行备课时,便拿出一堂生物课的时间,把全班学生分成了多个小组,引导他们去搜寻校园里以及操场边的动植物。当时正好是夏末秋初时节,校园中的花草树木相当茂盛,而且还有许多的鸟类与昆虫。整节课同学们都待在教室外非常细致地搜寻,课外,我给他们留了一道作业,那就是让他们把自己所寻到的动植物依据自己的方法加以整理。在上第二堂生物课时,我要求他们当中的某些学生到台

上展示并描述他们所寻到的动植物,种类真是极其丰富。令人颇感欣慰的是,还有一个学生相当下工夫,不仅仔细查找了有关书籍,把查到的动植物进行了分类处理,而且还作了相关标注,比如这种动物的学名叫什么以及具备哪些习性等等。借助此次调查,我发觉学生的本领都不可小视。

二、加强学生发现问题与处理问题的技能培训

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常常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小问题,依据过去的习惯,通常是老师指出某些问题,之后要求学生去处理问题。如今,我常常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寻找问题、指出问题并处理问题,换而言之,即在课堂教学之中敢于设置疑点,启发学生寻找疑惑之处,鼓励他们提出疑问并最终指引他们找出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时,学生也在发现问题并依据自己的方式去处理问题的过

程中热情十足。

在教授”生物和环境的关系”这一课时,我便给学生创设了如此情境:”如果我在森林里迷路了,我应当如何走出森林呢?”我让学生以这个问题为前提,找寻急切需要处理的问题与方法。当时就有学生指出需要挡避风雨,所以可以在森林里搭建一栋小木屋。不过立马就有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搭建木屋需要不少木料,如何获取呢?”针对这些问题的出现,我要求学生深入讨论,在这些问题里,讨论最激烈的是”在森林里如何果腹?”这一问题,经过不断地提出问题与找出处理问题的方法,最终学生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如果真的在森林里迷路了,那么先得了解并适应这座森林,必须先在森林里活下去,之后才能寻找走出去的办法。而这一情境的创设,也令我的学生领悟到了这样一点:如果某一生物想存活于大自然中,那么就一定得与四周的环境相适应。

经过这一次情境教学,我深刻体会到适当运用课本内容进行情境创设与模拟探讨的意义如此重大。

三、加强学生综合知识运用技能的培训

生物学是一门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所以,我一直在深究,到底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的课本知识,又怎样借助课处知识去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尽管教材上有许多问题都是依据生活现象而来,可是我仍然感觉不够,而在教授学生时,虽然学生可以讨论书本上的讨论题,可是,学生往往在此时就显露出知识面过于窄小的毛病,因此问题回答极其缺乏趣味性。于是,我便试验其他的讨论方式。古语云:”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对学生综合知识运用的技能有所加强,那么我便将不断试验下去。

在教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这一章节时,由于具备不少讨论题与资料解析题,所以一开始我就把全班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之后针对这些小组逐一分发不同的主题,要求学生依据自己所拿到的主题去找寻素材。到课堂教学时,针对每一道问题,我都让学生查找自己所找寻的素材,看看有无方法能够处理好这一问题,最后再对照课本里的有关内容与自己所找的素材,尝试着去寻找最佳的处理问题的办法。

在一节自然环境破坏污染讨论课上,有个学生讲述了澳大利亚兔子破坏自然环境的事例,另外,这个学生还列举了不同国家的各类外侵生物名单,针对这一学生所列举的情形,我要求学生充分发散思维,努力试想有无方法处理这些问题,当然学生的回答也是各式各样,不过大部分的学生都觉得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需从源头出发,尽可能降低生

物因人为因素进行迁徙的情形出现,此外,还需借助切实有效的措施去维持自然环境的稳定。可见,这些讨论模式都与书本、课标息息相关。

上述三点内容仅是我在”新课改”阶段所进行的一些小试验,不过这些小试验却令我获益良多。俗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陶行知先生也曾言道:”老师的责任并不是教,而是教会学生学。”当前新教改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尽一切可能之法令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我探索的习惯。所以,只有老师创建了尽可能给予学生尊重、信任与默契的基础,并为学生制订一系列科学适宜的活动,且营造一定的学习情境,那么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自主性以及创造能力就能被充分发挥出来,当然学生也更容易树立起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心,最终也就尽可能深入地发掘出了学生的发展潜能。

参考文献:

[1]王飞。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研究与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43)。

[2]乔秀芳。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探讨[j].成功:教育,2013(03)。